图为柴窝堡湖湿地。 梁乐摄 |
◎本报记者 梁 乐 通讯员 史传芝
8月的柴窝堡湖,碧波荡漾,芦苇迎风摇动,天鹅翩翩起舞,绿头鸭自在游弋……
不久前,位于新疆乌鲁木齐市近郊的柴窝堡湖国家湿地公园开园。
柴窝堡湖是乌鲁木齐市境内最大的湖泊,近年来面积稳定在20平方公里以上,在调节气候、涵养水源、防旱蓄洪方面发挥着巨大作用。而在十多年前,由于多种原因,柴窝堡湖湖水面积一度缩减至0.18平方公里,面临完全干涸的险境。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近年来,乌鲁木齐市全力推进湿地保护与修复工作,对柴窝堡湖展开了“抢救性”生态修复与治理,取得了显著成效。
因地制宜精准修复
20世纪90年代末以来,随着人口不断增长,农业、工业、生活用水日益增加,区域地下水开采加剧,柴窝堡湖湖面萎缩、生态恶化。
2017年,中央环保督察组针对柴窝堡湖生态问题下达整改任务。乌鲁木齐市因地制宜,迅速制定柴窝堡湖生态治理修复措施。
柴窝堡湖国家湿地公园管理处处长韩蓬介绍,为精准治理柴窝堡湖生态,当地实行“休耕补水”等举措,严格限制湿地内取水,关停24眼农用机井,每年节约用水3600万立方米以上。同时,当地对柴窝堡湖附近的水厂采取限采措施,有效提升柴窝堡湖蓄水能力。
2019年,乌鲁木齐市启动了全长34公里、总投资7.94亿元的乌鲁木齐河分洪工程建设,2019年至2020年,当地将乌鲁木齐河汛期洪水引至柴窝堡湖,作为补充生态用水,两年累计引洪补湖2800万立方米。
通过一系列措施,2021年,柴窝堡湖面积增加到20平方公里以上,并常年保持稳定。
乌鲁木齐市达坂城区园林管理局局长杨献荣介绍,柴窝堡湖区域风沙天气较多,湖水蒸发量大,对湿地生态环境影响较大。为守护湿地,乌鲁木齐市林业部门沿湖建设了3000多亩防风林,选用旱柳、杨树、沙枣等本地优势树种,为柴窝堡湖筑起一道“绿色长城”。
当地还积极应用数字化和信息化手段,通过科学监测与评估,有效提升柴窝堡湖生态修复治理水平。记者了解到,汇入柴窝堡湖区的溪流里安装了监测设备,相关水质数据可以实时上传。每隔半个月,公园管理处还会委托技术公司运用卫星遥感技术,拍摄卫星遥感图像,通过数据分析监控柴窝堡湖生态情况。此外,柴窝堡湖湿地还配有鸟类、虫情、土壤、小型气象站等监测设备。详尽全面及时的数据监测,为柴窝堡湖的生态修复提供了数据支撑和决策依据。
百姓共享生态红利
为保护柴窝堡湖,当地实施了休耕禁牧政策。原本在湖边居住、以放牧和种地为生的村民陆续搬迁至远离湖区的新址。
乌鲁木齐市达坂城区柴窝堡街道柴源村村民赛热克·胡斯曼从小在柴窝堡湖边长大。“刚开始我不理解,但政府宣传了生态治理的紧迫性,还给了我们很多好政策,大家都愿意为恢复柴窝堡湖贡献自己的力量。”赛热克·胡斯曼告诉记者,政府每年按照耕地面积,向大家发放休耕补贴。他和妻子还被安置在湿地公园管理处上班。
“现在家里的收入比以前种地放牧时还多。而且能参与到生态治理中,我们感到十分自豪。”赛热克·胡斯曼说。
像赛热克·胡斯曼这样被安置在柴窝堡湖国家湿地公园工作的柴源村村民有十多个。从农民到职工、从放牧者变为守护人,他们在柴窝堡湖生态治理“攻坚战”中完成了身份的转变。
在距离柴窝堡湖约5公里的314国道边,一排排新建的安居房就是柴源村的新址。“因为交通便利,村里不少人跑运输,有的开饭馆、有的种果树,大伙收入都比以前高。”赛热克·胡斯曼说。
柴窝堡湖国家湿地公园对外开放后,每天都有不少市民前来“打卡”。在3公里的景观栈道漫步,进入芦苇荡,登上观景台,看芦苇随风摇曳、水鸟翔集;走入公园内的科普馆,参观动植物标本、互动式展厅,沉浸式感受生物多样性之美,加深对生态保护的认识。
乌鲁木齐文化旅游投资有限公司总经理李凡告诉记者,未来,柴窝堡湖国家湿地公园将以保持原生态风光为主,不会进行大规模基础设施建设,希望能让公众尽享绿水青山的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