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8月21日 星期三
东北虎豹国家公园:
虎啸豹跃 万物共生
图为东北虎。 新华社记者 张涛摄

    ◎本报记者 朱 虹  李丽云

    吉林、黑龙江两省交界的长白山支脉老爷岭南部是东北虎豹国家公园的所在地。

    不久前,国家林草局召开新闻发布会公布,东北虎豹国家公园有力促进了东北虎、东北豹野外种群的增长,公园内虎豹数量分别从2021年该国家公园设立之初的50只、60只左右增至70只、80只左右。生命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动人故事在茫茫林海间奏响,每一个数字的增长都承载着生命的重量。

    打造虎豹“乐园”

    “哎呀,它要上来啊!关上窗户,让它爬吧。”

    盛夏是东北虎豹们重要的成长期和育儿期。7月,在吉林省珲春市马川子乡依力村,一只体量未足的亚成体东北豹与珲春野生动物保护协会巡护员来了一次“亲密接触”。

    面对巡护车辆,小东北豹不仅不害怕,还好奇地绕车观看,并一跃而上,登上车顶。为避免伤害小豹,巡护员停下车,静候其离开。直到目送小豹回到公园,他们才安心离去。

    “东北虎豹国家公园成立之前,这样的画面非常难得。但现在,东北虎一家‘春游’、东北豹出门‘遛娃’等视频也逐渐出现在监测画面中。”东北虎豹国家公园管理局综合业务处处长陈晓才说。

    东北虎是全球生物多样性保护旗舰物种,其存在意味着整个生态系统内各营养级的动物数量充足。

    我国东北地区,曾有过“众山皆有虎”的盛况。但由于人为活动的增加、森林消失与退化,野生东北虎豹种群和栖息地急速萎缩,一度面临灭绝危机。在20世纪90年代的一次调查中,我国东北地区仅发现少量东北虎踪迹。

    记者了解到,实现东北虎豹种群长期稳定繁衍,既需要大面积的连通栖息地和完整的森林景观,又需要健康的植被结构、丰富的生物多样性资源和完整的食物链,以及不受干扰的繁衍环境——这意味着必须从生态系统整体保护、生物多样性整体修复的视角来守护东北虎豹。

    东北虎豹国家公园的建立,最大程度地连通了过去分割的栖息地,并采取最严格的措施保护生物多样性。

    陈晓才告诉记者,自2016年《东北虎豹国家公园体制试点方案》正式通过审批到2021年东北虎豹国家公园体制试点完成,公园内野生东北虎从27只增至50只左右,野生东北豹从42只增至60只左右。

    自2021年东北虎豹国家公园正式设立以来,公园内野生东北虎豹种群数量进一步增长。稳定生活在公园内的野生东北虎达到70只左右,野生东北豹达到80只左右,分布范围超过公园全境的80%,并仍在持续扩展,全面超越了2010年圣彼得堡“虎保护峰会”提出的野生虎种群倍增目标。

    如今,在东北虎豹国家公园内,东北虎豹自由穿梭,虎豹幼崽稳定增长。

    虎豹是典型的“伞护种”,保护虎豹就像撑起一把大伞,可以呵护整个生态系统的生物多样性。在东北虎豹的“伞护”下,棕熊、紫貂、原麝、中华秋沙鸭、金雕等野生动物,以及人参、松茸、东北红豆杉和大型真菌等野生植物的种群均有恢复性增长。

    如今,东北虎豹国家公园拥有野生脊椎动物397种、高等植物884种,是中国生物链最完整的地区之一,也是欧亚大陆同纬度地区原始状态保存最好、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的物种基因库。

    建“千里眼”“顺风耳”

    东北虎豹种群数量稳定增长的背后,科技功不可没。记者了解到,近年来,东北虎豹国家公园充分利用现代科技手段,构建了一套高效、智能的生态保护体系。

    黑龙江省东宁市林业和草原局一楼走廊的尽头,是东北虎豹国家公园东宁局天空地一体化监测中心。在这里,可以看到420台摄像机实时传输的影像。影像回传后,系统会对影像数据进行分析,并自动对影像中的野生动物分类。

    几天前,巡护员通过影像看到了一只在林间穿梭、身姿矫健的东北豹,在这只东北豹身旁,还有一只可爱的幼豹。类似的温馨画面还有很多。这些影像资料不仅让科研人员对东北虎豹的生活习性有了更深入的了解,还成为他们制定科学保护策略的重要依据。

    “我们采用‘互联网+生态’的信息化、智能化管理模式,突破多项技术瓶颈,建成我国首个全覆盖、智能化、多功能的‘天空地’一体化监测系统。监测系统与国家林草局感知系统互联互通,使国家公园的自然资源监测和监管进入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时代。”东北虎豹国家公园管理局科研监测处调研员孔维尧介绍。

    “天空地”一体化监测系统成为守护虎豹的“千里眼”和“顺风耳”。记者了解到,通过卫星遥感、无人机巡护、红外相机监测等多种方式,东北虎豹国家公园实现了对虎豹种群及其栖息地的全方位、全天候监测。科研人员只需坐在电脑前,就能实时掌握虎豹的动态信息。

    截至目前,“天空地”一体化监测系统实现了对23个物种的昼夜识别、对东北虎和东北豹个体特征的精准判别,虎豹个体识别率达89%;监测到野猪17.4万余次,梅花鹿56.3万余次,狍子74.3万余次,其他野生动物100多万次。

    “下套人”变“清套人”

    目前,东北虎豹国家公园仍生活着约2万名居民。如何奏响人与虎豹和谐共生的乐章?当地正在积极探索。

    与东北虎豹国家公园核心区毗邻的珲春市马川子乡依力村,是受到虎豹等野生动物活动影响较大的区域。为了保护野生动物及当地居民生命财产安全,珲春市野生动物保护协会在该地区与东北虎豹国家公园相邻的集体林及村道附近,布设了100多台触发式红外单反相机进行监测预警。在东北虎豹国家公园内,2.1万台红外相机也实时动态监测林区情况,当猛兽距离村庄小于3公里时,就有预警发布。

    “一旦发现有猛兽出现在村子周边,村委会将第一时间收到通知,并提醒每位村民虎豹的位置、在谁家林地里,最大力度保障大家的安全。”珲春市马川子乡依力村党支部书记蔡权说。

    随着野生动植物保护理念的广泛宣传,林场周边农民的思想也发生了转变,过去的“下套人”变成了“清套人”。“农民以前会上山寻捕野生动物,现在则会自发参与巡护工作,帮助巡护员清除山上遗留的陈旧猎套。”黑龙江省牡丹江市东宁朝阳沟林场副场长李刚说。

    近年来,东北虎豹国家公园常态化开展全覆盖式反盗猎巡护、巡山清套、“绿卫”“绿盾”等专项行动,巡护总里程32万公里。此外,东北虎豹国家公园管理局设置了生态管护公益岗位,每年选聘生态管护员8000多人参与公园生态管护工作,并设立生态奖励机制,鼓励居民参与,共同守护这片绿水青山。

    从人进虎退,到人虎和谐,东北虎豹国家公园成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典范。相信未来,将有更多虎豹与其他野生动物在苍茫林海间自由奔跑、繁衍生息。

京ICP备06005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