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7月12日 星期五
河北青龙:香菇产业拓宽致富路

    ◎本报记者 陈汝健

    “从香菇菌棒原料配制,到菌棒自动化接种,再到菌棒智能化栽培,我们的香菇菌棒实现了工厂化生产。”近日,在河北省青龙县香菇产业园,六青菌业有限公司常务副总经理丁佳伟告诉科技日报记者,他们通过科技赋能,助香菇产业升级蝶变。

    走进菌棒接种车间,记者透过廊道玻璃看到,一条条接种设备高速运转着,一根根香菇菌棒排队“行走”在传输带上……自动化接种设备正为传统菌棒生产“加速”。

    “我们建有5条自动化接种生产线,每小时接种6000多根菌棒。”丁佳伟说,他们每年栽培香菇菌棒1500万根。

    数据背后是菌棒生产效率、成活率和出菇率的提高。“经过高温杀菌、密闭接种的菌棒,其成活率、出菇率是一致的。”丁佳伟说,菌种繁育、菌棒生产是香菇产业的前端,标准化生产工艺降低了散户制棒的技术风险。

    在智能化养菇车间摆放着一排排立体菌棒层架。“这里放置了80万根香菇菌棒。”丁佳伟说,像这样的养菇车间,他们拥有9个。

    “养菇的关键问题是控制温湿度。”丁佳伟说,他们为每个车间安装上了“智能管家”,风力、光照、温度和湿度全部实现自动调节。

    “经过3至4个月的培养,就可将菌棒出售给种植户。”丁佳伟介绍,菌棒运到菇农棚内,脱掉“外衣”,补足水分,大约7天就可采摘香菇。

    在有10余年香菇种植经验的木兰菌业有限公司董事长吴志芳看来,规模化栽培为她们做大香菇产业提供了助力。

    走进吴志芳所在的香菇种植基地,一座座香菇大棚鳞次栉比,阵阵菇香飘来。棚内排列整齐的菌棒上,朵朵升柄展伞的浅褐色香菇映入眼帘。

    “这是3月初上架的菌棒,出6茬菇后,10月底下架,每根菌棒‘一生’产菇在1.7斤左右。”吴志芳告诉记者,这个棚里投放了8700多根菌棒。像这样的香菇大棚,她去年建了220个。

    香菇产业政策育强龙头企业,带动农民就业增收。“我们棚内的采摘、棚外的分拣,以及香菇深加工,聘用的都是附近村民。”吴志芳介绍,她们带动了周边330人就业。

    “我们全镇15个村200余户村民从事食用菌种植,每年人均增收5000多元。”青龙县娄杖子镇党委书记朱金虎介绍,他们通过推动规模化种植、建设香菇保鲜库、发展香菇深加工,拉长了香菇产业链条,初步形成了“龙头企业+合作社+基地+农户”的联农带农富农发展新格局。

    娄杖子镇仅是青龙县香菇产业发展的一个缩影。“我们现有木兰菌业、龙菇合作社等各类经营主体40余家,产业覆盖娄杖子等11个乡镇,每年栽培菌棒5500万根,带动1.2万余农户增收致富。”青龙县农业农村局党组书记、局长邓阁军说。

    更可喜的是,通过物流仓储和电商平台,青龙香菇香飘海内外。“我们的香菇不仅销往北京、天津等国内城市,还远销韩国、日本等多个国家。”邓阁军介绍,在温控技术赋能下,香菇菌棒也实现了出口创汇。

    从“香菇户”到“香菇县”,小香菇撑起乡村振兴的大梦想。“眼下的香菇产业强了,菇农富了,这只是阶段目标。”青龙县委书记李耀滨说,未来,要让这里的香菇更“香”。

京ICP备06005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