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5月27日 星期一
育种改良技术助小麦抗“癌”

    科技日报讯 (实习记者李诏宇 通讯员孙嘉隆)近日,在江苏扬州和南京召开的全国小麦抗赤病育种工作推进会议上,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家小麦育种联合攻关首席专家许为钢透露,我国已攻克了限制赤霉病抗性改良的关键难点,且创造出一批高抗赤霉病、综合性状优良的优异新种质,有效确保了小麦主产区对各类气象灾害和病虫害的防范应对能力。

    小麦赤霉病,又称小麦“癌症”、烂穗病。2000年以来,我国有9年赤霉病发生面积超过5000万亩。

    国家小麦产业技术体系首席科学家刘录祥研究员介绍,针对小麦赤霉病高发的现状,我国成立了国家小麦育种攻关联合体,组织农业科技人员,开展系统性研究,在赤霉病育种改良方面取得显著进展。

    南京农业大学马正强教授介绍,Fhb1基因具有抗扩展并降低籽粒中毒素积累效应。运用分子标记辅助选择的方法,将Fhb1导入到来自我国中感或高感赤霉病小麦品种中,可使这些品种的抗扩展能力得到显著增强。

    中国农业大学倪中福介绍,在抗赤霉病品种选育方面,黄淮麦区选育的“郑9023”“西农511”“中科166”等品种抗性达中抗水平;长江中下游麦区新育成的抗赤霉病品种“扬麦33”,成功地聚合了多种抗赤霉病位点,在国家小麦良种重大联合攻关试验中鉴定为高抗赤霉病,比对照增产5%以上,实现了赤霉病抗性和丰产性协同提升。

京ICP备06005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