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台大学药学院教授孙考祥在指导学生开展药物制剂实验。 初锐摄 |
◎本报记者 王延斌
通 讯 员 谭晶白 王屹堃
进入五月,张雪梅的时间更紧张了。作为山东绿叶制药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绿叶制药)长效微球制剂研发平台副总裁,她紧盯几个在研的重大项目,把一天当成两天用。
从烟台大学(以下简称烟大)药学院博士毕业后,张雪梅进入绿叶制药工作。在抗精神病药长效针剂——注射用利培酮长效微球项目中,张雪梅研发出突破血脑屏障的药物递送体系。她还主持研发了全球首个且当前唯一获批上市的戈舍瑞林长效微球制剂,在业内声名鹊起。
如何推动重点项目攻关并取得突破?张雪梅说:“在烟大药学院,企业资深专家是学生导师。学生可以同时在学校和企业学习,实现‘毕业即就业,动手即高手’。”
烟大药学院由烟大与绿叶制药联合创建,这种模式为人才培养注入了强劲动力。成立24年来,药学院推动1个1类新药、2个创新制剂上市,5个1类新药进入临床研究。此外,学院教师还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等多个奖项。
加强实践 企业实验室变为学校大课堂
“这样压出的缓释片跟市场产品差不多……”5月初,在烟大药学院药剂学实验课上,2021级药学专业学生程力滢和同学正在进行讨论。虽然只是大三学生,但不论是制作传统的片剂、软膏,还是要求较为严格的注射剂,他们都得心应手。
让学生既能学习理论知识,也能提升动手能力,是烟大药学院教授孙考祥的教育理念,也是整个药学院的共识。
孙考祥的另一个身份是绿叶制药制剂研究中心副总裁。在中枢神经系统治疗领域,他主持研发的利培酮缓释微球注射剂是中国首个自主研发的创新微球制剂。“知识大多源于实践,反过来也能解决实际问题。”他说。
烟大校内13000平方米的药学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以及绿叶制药在烟台的两个生产基地和一个研发中心都是烟大药学院学生的实验室。它们均免费开放,为学生的专业实践和毕业论文撰写等提供支撑。
如何打造优质的药剂学实验课程,将教师实践经验融入教学?这是孙考祥等烟大药学院教师们思考的问题。
他和教研室老师自编多本实验教材,既涵盖普通剂型实验内容,又包含新剂型与新技术实验内容。孙考祥把自己研发长效缓释制剂的经验融入学生实验课程建设,将微球制剂、微晶混悬剂写入教材。
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师生课题从哪里挖掘?烟大药学院师生的答案是从企业新药研发项目中寻找灵感。张雪梅的博士课题——脑部药物递送中的“血脑屏障”便是由此诞生的。
校企联手 打造人才培养体系
烟大分子药理和药物评价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主任、药学院教授田京伟,也是绿叶制药创新研究院常务副院长。他带领团队研发的盐酸托鲁地文拉法辛缓释片,是用于治疗抑郁症的中国首个自研化学药1类创新药。
高校教师进企业,企业专家站讲台,双薪双体制是烟大药学院的一大特色。该校64位专家教授中,30余人在企业兼职。绿叶制药的专家被选聘为学校专业导师后,主要教授实践课程。他们还参与专业规划、教材开发、教学设计等,将企业需求融入人才培养。
在课程设置上,药学院重构课程体系,课程中80%以上的课题、实验内容来源于企业实践。记者在体验部分课程时发现,药事管理学课程以前大多按照理论知识体系进行编排,如果照本宣科,学生会觉得枯燥;而“双栖”教师往往从实践出发,讲解药物全生命周期每个环节需遵循的法律法规,使课程不再是由零散的知识点构成,而是以场景式、体验式教学激发学生兴趣。
如何让学生的研究更“接地气”?在烟大副校长、药学院院长王洪波看来,从大学到企业,学生们应该发现、学习新知识,并将知识用于解决实际问题,在解决实际问题中又有新的发现,如此反复,形成闭环。
在这种培养体系下,烟大药学院众多人才脱颖而出。像张雪梅这样的毕业生已成长为企业高管;毕业生宋萍入职上海交通大学,现任博士生导师;毕业生高万通过江苏“花果山英才计划”被引进到江苏恒瑞医药股份有限公司……
“新时代需要新作为,新作为需要新人才。”王洪波表示,“我们充分发挥产学研用‘协同联效’,走好以新药研发为导向的人才培养之路,打造满足人民需要、适应社会需求的高层次药学人才队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