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5月18日 星期六
数百件文物讲述千年古运河那些年那些事
——新时代大运河重要考古成果展一览

    ◎本报记者 张 晔

    回洛仓的铭文砖、隋炀帝的牙齿、上林湖后司岙窑址出土的秘色瓷……这些珍贵的历史片段,似乎难以串联成一个完整的故事。但是,在江苏扬州的中国大运河博物馆,一条千年古运河穿越历史奔流而来,数百件展品串成了中华文脉,将大运河背后的那些年、那些事向观众娓娓道来。

    今年是中国大运河申遗成功十周年。5月14日,“运载千秋——新时代大运河重要考古成果展”在大运河博物馆开展,来自大运河沿线8省(市)的240余件(套)展品集中亮相,其中大部分为首次展出。

    “大运河是世界上最长、最古老的人工水道,也是工业革命前规模最大、范围最广的土木工程项目。它促进了中国南北物资的交流和领土的统一管理,反映出中国人民高超的智慧、决心和勇气,以及东方文明在水利技术和管理能力方面的杰出成就。”这是世界遗产委员会对中国大运河的评价。

    2014年6月,在第38届世界遗产大会上,中国大运河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成为中国第46个世界遗产项目。

    走进800余平方米的展厅,人们的目光不禁被头顶特别设计的顶上河装置吸引。倒悬的顶上河蜿蜒出大运河的形状,贯穿整个展厅,与珍贵文物交相辉映。

    “跟随我们的脚步,观众可以走进大运河的考古世界,领略运河文化之美;在专业的文物修复实验室,还能现场探寻文物修复的精彩世界。”大运河博物馆典藏征集部主任刘晴告诉科技日报记者,展览从水工设施、沿线城址、丝路考古和大运河文化保护传承等方面讲述了新时代大运河的新故事。

    此次展览分为“寻迹”“探胜”“见证”“融汇”4个部分,分别从水工及附属设施考古、城市考古、工商及海丝考古、保护传承利用4个视角,集中展示新时代特别是申遗成功以来的考古成果,全面阐释了新时代大运河保护、传承、利用的新变化和新成就。

    寻根探源是运河考古的首要任务。这些年来,大运河考古成果丰硕,相继发掘出一批闸、堤、坝、桥、纤道、码头等运河水工遗存,以及仓窖、衙署、驿站等大运河的配套设施和管理设施,为研究运河的管理、变迁与工程技术成就提供了新材料、新视角。

    据不完全统计,大运河沿线8省(市)共开展超过200项运河考古工作,其中60余项考古工作取得了重要成果,7处入选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2处入选“百年百大考古发现”。

    这次展览中,年代最久远的展品出土于浙江绍兴市亭山遗址群,包括锋利的青铜剑、镌刻着“王”字铭文的铜矛、虎形铜牌饰等春秋战国时期文物。

    刘晴介绍,亭山遗址群位于绍兴市越城区和柯桥区。2021年,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在浙江绍兴亭山遗址群考古发掘,发现了春秋战国时期高等级礼制性公共建筑、祭祀坑、古代河道、船坞、临水码头、河岸护坡等,出土了鼎、剑、矛、戈等多件青铜器。

    千里通波,舟楫如梭。大运河,是水路,也是文路。众多珍贵文物,静静地诉说着大运河的辉煌过往。隋回洛仓铭文砖、唐越窑秘色瓷八棱净瓶、北宋烈山窑黄釉印花砖等文物见证着大运河的运输功能;宋绞胎球、清“荆记肉铺”款白釉黑彩碗等文物描摹了运河沿线的生活与文化;西汉白金三品龙币龟币、唐乾符六年经幢基座、宋青白釉“国清”款刻花碗等文物则记录着运河沟通世界的对外交流。

    “河为线、城为珠”,大运河是沿线城市的生命之河。大运河沿线城市开展的考古工作,使每一座因运而生、因运而兴的城市焕发出生机和活力。

    隋炀帝的牙齿、鎏金铜铺首、萧后钿钗礼冠(复原件)……2013年,隋炀帝墓在江苏扬州被发现,这一发现为中国大运河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增添了重要佐证。曹庄隋唐墓(隋炀帝墓)考古项目,也被列入2013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和新时代百项考古新发现。

    这次展览还特别展出了隋炀帝的一颗牙齿。“牙齿上有牙洞,磨损很厉害。经过检测,得出死者年龄为50岁左右,这和隋炀帝死亡年龄一致。”刘晴告诉记者。

    扬州中国大运河博物馆馆长郑晶表示:“我们将依托新时代大运河考古的重要成果,深入挖掘它们蕴含的文化精髓和时代价值,用展览的形式,让更多人走近、了解大运河,让大运河文化‘火’起来,奏响当代的运河之歌。”

京ICP备06005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