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照片里的科学家精神】
编者按 良好学风是科技工作的“生命线”,是科技创新不可或缺的土壤。在向科学高峰攀登的过程中,老一辈科学家的崇高品德和优良学风,引领一代代科技工作者赓续前行。今日起,本报推出“照片里的科学家精神”专栏,以珍贵老照片为线索,讲述背后故事,展现科学家精神。
浙江大学的“文军长征”是一段荡气回肠的历史。1937年8月13日,淞沪会战拉开帷幕,杭州很快也笼罩在战火中。为保全学校和寻求一个安定的教学环境,时任浙江大学校长竺可桢带领浙大师生进行西迁。在两年多的烽火岁月里,浙大师生辗转浙江、江西、广东、湖南、广西等6地,1940年抵达贵州遵义,并在此坚持办学长达7年。
一路上,浙大师生一边迁移,一边开展教学。在此期间,2000多箱图书仪器一件都未丢失,文澜阁《四库全书》也得以保存下来。此外,浙大在西迁中还保留了完整的教学体系,产出了许多科研成果。
浙大西迁办学是在国难当头的历史背景下知识分子救亡图存的光辉典范,真实反映了中国知识分子群体不屈不挠、奋发图强的优良精神品质。
在西迁的颠沛流离之中,竺可桢身体力行地诠释了“教育救国、科学兴邦”的报国之志。每次迁徙,他都亲力亲为,或先行跋涉勘察校址,研析考量当地的气候地理、风俗民情、社会状况等;或积极奔走,借助各方力量保障学校的顺利迁徙和运转。虽然物质条件极其艰苦,但他始终坚持严以治学,招募名师名家,潜心学术研究。
在西迁至广西时,竺可桢主持召开校务会议,会议确定了“求是”为浙江大学校训。竺可桢反复强调:求是精神是一种“排万难冒百死以求真理”的精神,必须有严格的科学态度,一是不盲从、不附和,只问是非,不计利害;二是不武断、不蛮横;三是专心一致,实事求是。
这张图片就是1938年10月3日,竺可桢与物理学家胡刚复、物理教育家丁绪宝等人在广西桂林中学物理实验室留下的珍贵合影。当时每次举迁,先遣队和后勤筹划小组都要提前两个月上路,进行实地调查。一旦校址选定,他们还要赶赴当地修缮房屋,安排教室宿舍等,保证大部队一到,很快就能开展教学和科研。在他们的努力下,11月1日,浙江大学在广西宜山复课。
(图文由浙江大学档案馆提供)
■传承·分享
竺可桢先生是一位了不起的科学家。他在考取留美庚款公费生时,就从国家和人民的利益出发,选择了农学专业。大学毕业后,他选择了与农业密切相关的气象学专业继续深造,取得博士学位后返回祖国,从此尽毕生之力开展气候变化研究。无论身在何地,一颗赤诚爱国心从未改变。
作为求是精神的倡导者和践行者,竺可桢毕生致力于科学研究和探索,始终将科学的价值与国家建设的需要紧密相连。他以深厚的学术底蕴和创造性的思维,从浩如烟海的历史记载中分析推断出中国历史气候变迁轨迹。他的研究不仅填补了国内在该领域的空白,对当今全球气候变化的研究也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为了服务国家建设,竺可桢身体力行,亲自率领科考队开展大规模自然资源综合考察。他不畏艰险,勇于探索,踏遍祖国大江南北,为国家宏观规划和区域发展提供了宝贵的第一手资料。他是每一位科技工作者心中勇攀科研高峰、服务社会发展的光辉榜样。
强教必先强师。竺可桢在教育上也为我们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他悉心育才,情系国家,希望大学培养出的人才,在毕业后不仅学识渊博,还要有清醒的头脑,不肯盲从的习惯,以及服务社会、努力为公的精神。这种教育理念培养了一代又一代有为青年。
——中国科学院院士杨树锋
竺可桢先生在气象物候领域作出开创性贡献。
他日复一日观测物候,坚持不懈地记录温度、风向等气象特征,在此基础上进行归纳分析,探索出物候学定律。我所研究的新能源领域光伏发电正与阳光辐照、温度紧密相关,类比联想,我将每天每时每刻的光伏发电量与环境因素一一记录,果真拟合出一条有规律的曲线。
在科学研究的实践中我体会到了竺可桢先生提出的求是精神蕴含的智慧。求是精神正如一道光,投射在一代又一代科学工作者和青年学子身上,这种独到的治学态度和科学方法将启发我们在研究道路上走得更深更实。
——浙江大学“启尔求真”学风传承工作室成员、电气工程学院硕士研究生朱奕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