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4月02日 星期二
提高农业科技创新能力,让“新农人”筑梦、逐梦、圆梦
浙江:打造乡村全面振兴“样板间”

    【强信心 开新局】

    ◎洪恒飞  本报记者 江 耘   

    近日,浙江湖州一位“90后”女生家里养殖的部分虾苗在转换池塘后出现死亡。情急之下,她抱着试试看的心态,向浙江省农业农村厅的官方公众号求助。当天下午,她就得到浙江省淡水水产研究所专家的远程指导,很快解决了问题,及时挽回损失。截至记者发稿时,微博上这一事件话题的阅读量已突破2500万次。

    “通过科技解决问题,这是浙江开展农业‘双强’行动过程中的生动案例。”3月29日,在杭州举行的2024年浙江省委一号文件新闻发布会上,浙江省农业农村厅党组书记、厅长王通林分享了这则故事。王通林表示,浙江立志当农业强省,这个强,要立足于农业科技创新,向创新要效率、要粮食、要农民致富。

    加快农业关键核心技术攻关

    浙江省委、省政府日前公开发布《关于坚持和深化新时代“千万工程”打造乡村全面振兴浙江样板2024年工作要点》(以下简称《工作要点》),连续3年以省委一号文件形式指导浙江省“三农”工作。《工作要点》包含“强化科技创新”“强化数字赋能”“促进农民就业创业”等29条内容。

    王通林表示,科技强农、机械强农行动在浙江实施三年多,带来显著成效。浙江要强化科技创新,深化湘湖实验室等科创平台建设,加快农业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提高农业科技创新能力和装备研制推广应用水平,塑造农业新质生产力。

    《工作要点》明确,要完善科技特派员制度,省市县联动选派科技特派员5000人次,新建科技小院40个;深入开展“尖兵”“领雁”和“三农九方”农业产业技术创新等项目,实施农业关键核心技术攻关28项;健全种质资源保护机制,开展第二次林草种质资源普查收集,建成省级及以上特色种质资源库(圃、场)59个,育成推广农业新品种100个。

    浙江“七山一水二分田”,耕地资源稀缺,高度重视农业机械化发展。发布会上,浙江省委办公厅副主任陈可标指出,浙江乡村土特产品类丰富,且品牌效应比较突出,但规模化、产业化发展水平有待提升。

    2022年,浙江获批建设国家丘陵山区适用小型机械推广应用先导区,在需求、研发、制造、应用四端发力,推动农机装备技术创新、结构优化、质量提升。截至当年年底,全省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达77%。

    《工作要点》明确,要加快丘陵山区适用小型机械研发制造推广应用先导区建设,打造全程机械化应用基地100个,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达到82.5%,实施国家农机研制推广应用一体化项目18个。

    完善城乡人才合作交流机制

    如何让农机装备更高效地被用于田间地头?王通林介绍,《工作要点》提出要“新建成现代化农事服务中心100个”。现代化农事服务中心可以就近为周边的小农户提供农机农技、农资配送、加工冷链储藏等方面的服务,让农民群众生产成本更低、收入更高。

    根据此前出台的《浙江省智慧农业“百千”工程建设实施方案(2023—2027年)》,浙江计划到2027年创建数字农业工厂(基地)1000家以上,培育未来农场100家。《工作要点》明确,要加快推进智慧农业“百千”工程,2024年新认定数字农业工厂(基地)120家、未来农场12家。

    记者了解到,浙江省将“新农人”培育行动纳入全省“三支队伍”建设总体部署,意在打造千名“浙农英才”、万名产业振兴“头雁”、十万农创客、百万“新农人”的“1111”乡村人才矩阵,支持各路人才在乡村筑梦、逐梦、圆梦。

    按照《工作要点》,浙江将畅通城乡资源要素双向流动,实施现代“新农人”培育行动,完善城乡人才合作交流机制。“人才永远是新质生产力生成中最活跃、最具决定意义的主体。”王通林表示,我们要重塑省级农民大学、市级农民学院、县级农民学校、基层农民田间学堂“四位一体”的培训体系,为培育农业新质生产力提供人才支撑。

京ICP备06005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