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宝印
李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介绍今年政府工作任务时提出,着力夯实安全生产和防灾减灾救灾基层基础,增强风险防范、应急处置和支撑保障能力。基层是防灾减灾救灾的第一道防线,提升基层应急管理能力是有效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的必要条件。当前,我国基层应急管理体系建设面临着制式化的预案无法有效应对极端灾害事件、专业性强的综合应急救援队伍相对缺乏、基础设施布局科学性不足、公众应灾抗灾能力与应急韧性人群要求不匹配等挑战和短板。为此,迫切需要强化科技保障,通过打造数字化的预案体系、综合化的救援体系、多元化的保障体系、常态化的治理体系,进一步提升基层应急管理能力,建立智慧高效的基层应急管理体系。
实现应急预案体系的动态化、场景化
随着人类社会系统的愈发复杂,极端灾害事件往往会引发一系列复合灾害事件,而现有的基层预案多数以应对单一灾种为主,难以适应复杂多变的灾害场景,缺乏对灾害的整体应对能力。
因此,应充分利用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新型技术,将传统制式化的应急预案变为动态化、有针对性的数字应急预案,强化灾害风险推演能力,提高动态预案生成水平,实现应急预案体系的动态化、场景化。各区县应以灾害风险普查数据库为基础,搭建灾害风险预演平台,明晰区域内各类极端灾害事件发生的主要诱因和形成机理,动态模拟推演各类极端事件的影响区域和影响程度,提升多情境灾害实时动态模拟推演业务能力。同时,依托信息技术搭建数字预案平台,统筹区域内救援队伍、物资、装备等应急资源,根据灾害风险情境实时生成针对性的数字应急预案,实现应急力量、救援物资、避险安置的最优化调度,做到“一键启动”应急响应、“一屏调度”各级力量、“一图指挥”应急救援。
实现应急救援体系的综合化、专业化
当前,地方专业性强的综合应急救援队伍不足,巨灾下的应急处置能力相对薄弱。一方面,区县现有的应急救援队伍多数以消防救援队伍为主,缺乏专业性强的综合应急救援队伍。另一方面,区县一级的救援处置装备普遍保障不足,应急抢险物资储备品种单一、数量有限,缺乏高科技的救援器材。
因此,应提高应急综合救援能力,强化应急装备技术支撑,实现应急救援体系的综合化、专业化。按照一专多能、一队多用、反映灵敏、快速高效的要求,强化区县应急救援队伍从单一灭火向综合性救援转变,列装高科技装备。区县消防救援队伍在巩固灭火主阵地的同时,要瞄准抗震救援、防汛抢险等新战场,建设能够应对防汛抗旱、水上搜救、地质灾害、森林灭火等各类紧急事件的综合应急救援队伍。针对区域极端灾害特征,明确抢险救援、应急保障、个人防护等配套装备目录,加大红外生命探测仪、多功能抢险车等多种集智能化、信息化、无人化于一体的装备的配备力度,探索“科技+”“网络+”的抢险救援方法。
实现应急保障体系的均衡化、多元化
我国多数区县应急通信系统主要依赖网络和电话,而各运营商的通信线缆多数以线杆为载体,山区区县的线杆大多位于河道边、山边,抗风险能力差,易被山洪、塌方等灾害损坏。此外,区县一级的救灾物资储备库存在品种不全、储备管理不够科学的问题,难以满足“全灾种、大应急”需要,统一的应急物资保障体系尚未建成,一旦发生灾情,多数区县会出现应急物资告急的情况,受灾村庄的物资更是无法及时跟上。
因此,应科学优化基层应急基础设施空间布局,提高生命线工程的承灾韧性,强化基础设施平急两用,实现应急保障体系的均衡化、多元化。逐步推行分布式、模块化、小型化、并联式生命线系统,科学布局建设集供电、供水、供热、通信保障于一体的高韧性节点,确保极端事件下生命线的全域畅通。应推进应急救援专网工程建设,建立多种现代通信手段结合的机动应急通信网络,保障灾时区/镇/村三级通信互联和应急指挥调度。按需加强区县、镇街两级应急物资库的扩充工作,结合灾害特点,依托大数据和物联网合理确定储备物资种类和规模,健全智能调拨和分拣机制。在重点村庄设置应急物资储备点。
实现应急治理体系的常态化、标准化
我国公众灾害应急知识培训不足,逃生避险、自救互救的意识和能力较弱,防灾减灾主动性和积极性不足,整体应灾抗灾能力与应急韧性人群要求还不匹配。
因此,应推进全民应急文化建设,实现应急治理组织体系的常态化、标准化。健全党组织领导、村(居)委会主导、人民群众为主体的新型基层应急组织体系,积极发挥企事业单位、群团组织、志愿团队等的应急救援作用,提高社会动员和居民自救互救能力,打造基层应急治理主体协同链,全面加强“韧性村居”“韧性单位”建设。构建基层应急治理网格,坚持以整合网格管理资源为抓手,推进应急管理与社会治理有机融合,织密基层应急动员、响应和服务网络。
(作者系中国科学院科技战略咨询研究院副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