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警兵团总队执勤第五支队官兵们用无人机展开侦察。 张毅摄 |
◎黄 超 马天培 本报记者 张 强
精准定位、翻越障碍、快速排爆……近日,一场反劫持“战斗”在天山脚下某废弃卷烟厂打响。针对目标地域发现的多处不明“爆炸物”特情,武警兵团总队执勤第五支队特战中队排爆手肖宏波操作某型排爆机器人,快速精准清除“爆炸物”,成功救出“被劫人质”。这是今年开训以来,支队注重提高训练科技含量,深化科技练兵的写照。
“新装备扬威演训场,得益于支队前期扎实的攻关研练。”支队领导介绍,目前,武器装备更新换代进程加快,装备科技含量持续提高。这要求官兵强化练兵备战,不断提升科技素养。
官兵科技素养亟待加强
“不能让先进的武器装备束之高阁。”曾经,面对结构复杂的“爆炸物”,肖宏波因不会使用新型排爆设备导致任务失败。这段惨痛的教训让他深刻意识到,熟练掌握手中先进武器装备具有重要意义。
中队长马维说,过去不少官兵一提起特战训练,就认为是与追求体能极限、磨炼坚强意志相关的课目,对科学组织训练、强化科技练兵等方面的重要性理解有限。这导致一些队员科技素养不高,难以熟练运用先进武器装备。
一次“红蓝对抗”实战演练中,蓝军在门后安装了“爆炸牵引装置”,某小队几名队员不仅没有用无人机和软管窥镜侦察屋内情况,而且闲置破拆设备,选择从正面踹门突入,结果全部“阵亡”……战后复盘时,大家充分意识到,实战意识不强、科技素养不高等问题制约了部队的战斗力建设。随着现代战争形态的不断演变,部队在军事训练中必须不断加强适应新形势的能力,提升科技练兵意识,会用、善用先进武器装备。
“欲得强兵,必须坚甲利器,实选实练。”支队领导安飞雄说,他们把提高官兵科技素养作为一项基础性工作来抓,通过让官兵参与和军事高科技知识相关的课目,增强官兵的科技认知力、创新力、运用力,让科技成为备战打仗的重要引擎,鼓励官兵在科技强军、科技强训的大潮中当先锋、作表率,有效提高支队军事训练的科技含量。
专攻精练锻造制胜尖刀
在近日的一场战斗演练中,由于受地形环境等多种因素影响,普通无人机无法发挥有效侦察作用。“‘暴恐分子’藏身在废弃的大仓库内,请求使用穿越机作战。”特战中队侦察员吴栋接到命令后,立即佩戴沉浸式飞行眼镜,使用穿越遥感功能,操作穿越机迅速向“暴恐分子”藏身的地域飞去。
几分钟后,目标仓库内的画面被传回,“暴恐分子”的动向和仓库内的布局一目了然。指挥员根据掌握的情报精准指挥,特战队员们兵分两路同时发动进攻。很快,“暴恐分子”被成功“击毙”,战斗结束。
近年来,支队加强科技练兵,使官兵熟练运用多种先进武器装备。以排爆机器人研训为例,支队遴选专业骨干组建攻关团队,按照“吃透理论点、摸准切入点、啃下重难点”的思路,收集整理某型排爆机器人的操作规程和训练要点;邀请厂家技术人员和友邻单位骨干来队授课辅导,对战士进行手把手教学;规范新装备操作流程,对机械手臂操作等重难点内容展开专攻精练,逐步提高训练难度强度,全面提升训练水平和打赢能力。
同时,支队广泛开展“学科技、知科技、用科技”活动,组织无人机操作等先进装备培训,有效提升官兵的科技素养;开展自主对抗,充分释放创新训练手段的综合效应,形成以科技为支撑的战法训法;加强模拟化、网络化、对抗性手段建设,借助“科技+”“网络+”等方法,全面推进军事训练转型升级。
此外,支队还运用科技手段帮助特战队员走出伤病桎梏。通过引进数字化体能训练设备,支队科学分析队员伤病状态,组织精准施训。同时,支队常态化记录官兵的身体指标、训练过程中的配速、心率等,根据数据实时调整训练强度,针对官兵的优势特长和短板弱项合理制订训练计划,既有效提升了体能水平,又减少了伤病发生。
深化科技练兵,锻造制胜尖刀。如今,支队中逐渐涌现了一批高学历技术能手、业务尖子、岗位标兵。他们成为部队战斗力建设的人才储备,让创新活力竞相迸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