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晓阳 白光祖
1月3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中共中央政治局就扎实推进高质量发展进行第十一次集体学习时强调,必须加强科技创新特别是原创性、颠覆性科技创新,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打好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使原创性、颠覆性科技创新成果竞相涌现,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新动能。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迫切需要厘清颠覆性技术与新质生产力的关系,认识颠覆性技术催生新质生产力的实现路径。
三大途径培育催生新质生产力
新质生产力是创新起主导作用,摆脱传统经济增长方式、生产力发展路径,具有高科技、高效能、高质量特征,符合新发展理念的先进生产力质态。它由技术革命性突破、生产要素创新性配置、产业深度转型升级而催生,以劳动者、劳动资料、劳动对象及其优化组合的跃升为基本内涵,以全要素生产率大幅提升为核心标志。其本质是将科技创新与生产实践相结合,形成具有“代际”飞跃特征的新能级生产力。
颠覆性技术能替代现有主流技术,成为未来的主流,进而推动现有技术体系的“变轨”跃迁,具有更高的技术水平、更好的技术效能、更强的可持续能力。颠覆性技术使相应技术体系的要素条件、组合方式、配置机制、发展模式等都发生根本性改变,能开辟新轨道,创造新产品,催生新业态、新模式,培育新动能,驱动生产力向新能级跃迁,是新质生产力的重要源头。颠覆性技术创新的过程也是推动形成新质生产力,彰显未来发展张力、赢得未来发展主动权的过程。
颠覆性技术可通过以下三个途径培育催生新质生产力。
一是开辟新赛道、新产业,培育新质生产力。许多颠覆性技术的产生与发展都源自基础研究领域的突破,能在性能、成本、环境友好等方面大幅超越现有技术,实现对现有技术的替代,进而创造出新的产业和价值体系,开辟新赛道,推动生产力向更高层次跃迁。如新能源电车用电能驱动取代燃油驱动,颠覆了以内燃机和变速器为主的传统燃油车体系,打破了原有行业的技术垄断局面,创造出新赛道,从而培育出新质生产力。
二是跨领域交叉应用,催生新质生产力。许多颠覆性技术产生于外部学科领域已有理论、技术的跨学科、跨领域交叉应用。特别是物质、能量、信息等领域的科学和技术突破,具有强基础性、高通用性,能够广泛应用于经济社会各个领域,与相应领域技术交叉融合,产生颠覆性效果,催生新质生产力。进入数字时代,以云计算、人工智能等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术,应用领域越来越广、作用过程越来越复杂、迭代速度越来越快,正在重塑众多传统行业。比如以ChatGPT为代表的通用人工智能,在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向千行百业渗透的同时,也催生了新质生产力,提供了强劲的发展动能,开创了巨大的价值空间。
三是颠覆性概念引领新质生产力发展,催生新产业、新模式。一些颠覆性技术往往源于解决问题的颠覆性思路,即基于非常规路径,形成对当前需求与未来场景的突破性设想或解决问题的突破性思路,并在上述思路的基础上,凝练成颠覆性概念。把场景、技术、人才等生产力要素高度统一于一个概念中,联通未来和现在,引领新质生产力的发展,推动新产品、新产业、新模式的诞生。比如,互联网、元宇宙等概念就成功地将场景、技术、人才、资本等要素高度融合,形成新质生产力,催生新产业、新模式。此类颠覆性技术在诞生之初往往让大多数人“看不上、看不懂”,但能另辟蹊径带动相关产业蓬勃发展,形成让人“跟不上、比不了”的新产业、新模式。
三方面发力加快颠覆性技术创新
从颠覆性技术到新质生产力中间的过程很漫长,需要技术与愿景、需求、应用场景的深层互动,要面对科学突破的偶然性、技术创新的不确定性和社会发展的复杂性,要经历多轮技术跨领域“汇聚—融合—试错—收敛”。以颠覆性技术创新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需重点关注以下工作。
一是基础研究为本,需求导向和自由探索双轮驱动,树立颠覆性技术创新的灯塔。大力发展长期目标驱动的基础研究,以国家重大需求为牵引,以关键科学技术为导向,以实用装备研发为实现目标,以分级解决问题为手段,长期攻关,为颠覆性技术创新提供基础支撑。广泛部署自由探索型基础研究,并与实用“解耦”,以孕育重大科学突破为目标,且要“广种奇收”激励一部分有天分的学者做好奇心驱动的原创性研究,做照耀未来创新的灯塔。
二是国家引导,多方协同跨越颠覆性技术应用的门槛。通过遴选并滚动更新国家颠覆性技术清单,预测颠覆性技术的可行路径与价值空间,推动社会多方力量协同实现技术应用落地。设立国家颠覆性技术创新专项,支持具有挑战性、探索性、高风险的创新活动,发掘和培养能为未来产业孕育、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带来根本性转变的颠覆性技术。专项实施要打破固有思维,评价要打破“成败之墙”。设立国家前沿技术创新基金,定位在科技计划之后、天使投资之前,桥接科技投入和资本投资之间的鸿沟,减少颠覆性技术市场应用的不确定性,推动颠覆性技术的市场化落地。
三是内外并重,以体系化优势促进全球重大颠覆性技术在我国汇聚融合、试错收敛。对外充分发挥我国超大市场规模、完备产业体系和多样生态等优势,积极拓展多边科技合作,扩大科技“朋友圈”,促进全球创新主体的协同互动、创新要素的跨国流动,使先进技术向中国转移,全球创新在中国落地。对内培育扶持多层次创新主体,为新想法、新思路提供实践空间,为新技术、新产品、新模式落地开辟试验田,激发自下而上的活力,以多元化、多样性、灵活性适配颠覆性技术发展,推动技术的试错收敛。
(作者曹晓阳系中国工程科技创新战略研究院颠覆性技术战略研究中心主任,白光祖系中国科学院西北研究院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