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明森 国家卫星海洋应用中心党委书记、主任 |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完善科技创新体系。报告还提出,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海洋卫星是建设海洋强国的国之重器,同时也是海洋科技创新的重要成果,在加快实现高水平海洋科技自立自强中发挥重要作用。经过20年的发展,我国海洋卫星实现了从无到有,从单一型谱到多星组网的跨越式进步。在开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期间,国家卫星海洋应用中心开展了以“海洋卫星产品服务与未来发展需求,为海洋强国建设提供有力支撑”为主题的调研。
通过实地走访海洋卫星用户、书面问卷、召开调研座谈会等方式,我们多渠道了解情况,进一步掌握了在轨海洋卫星数据应用与服务中存在的问题和服务对象的未来需求。梳理情况后,发现存在以下几个短板。
首先是海洋卫星观测体系和基础服务能力尚有不足。海洋卫星数据时空分辨率不足。在一些领域的监测应用中,海洋卫星数据空间分辨率有待提高。数据产品推送时效性和用户业务需求有差距。数据获取下载便捷性不足,面向应用的海洋数据在线处理能力不足。
其次是海洋卫星应用的深度和广度有待拓展。在赤潮、海上溢油、海域海岛监管、珊瑚礁调查、海洋生态预警监测、红树林、互花米草、目标识别和跟踪等领域,开展合作研究与业务应用的能力有待加强。在海洋生态修复评价、海洋生态调查中的海洋卫星遥感数据应用较少。在极地站基础能力建设方面,迫切需要卫星遥感数据支撑。
另外,海洋卫星科技水平与应用能力仍需提升。遥感数据产品的准确率等还需要提升。在新型卫星遥感载荷星地一体化指标设计中,还需进一步优化载荷配置,提升观测效能。对遥感机理的研究还不够深入,高质量遥感反演算法的原创能力不足。观测数据的综合处理能力不高,获取的海洋信息不够丰富,数据产品种类少。近海和极地海域的数据产品精度不高,空间分辨率也需进一步提升。
为切实推动调研成果转化,扎实做好调研“后半篇文章”,我们多次召开专题研讨会,并初步形成有的放矢的方案。具体建议有以下几点。
一是继续完善卫星观测体系,加强基础服务能力建设。我们将继续开展面向2035年的海洋卫星发展规划论证工作,加强卫星、载荷和地面系统的一体化设计,提出卫星载荷的优化方案,持续创新优化多星组网观测,优化多星观测任务规划,提升数据获取的时效性。将突破新型海洋遥感载荷的关键技术,引领新要素观测,使我国的海洋卫星能力进入世界领先水平,推动海洋科技实现自立自强。
二是充分发挥海洋卫星效能,为国民经济发展贡献力量。面向“十四五”高质量发展要求,紧盯国家重大战略需求,持续做好海洋卫星遥感应用服务。加强科技成果凝练总结与交流,加大成果共享与应用合作力度。
三是推动科技创新,进一步提升卫星海洋应用的自主创新水平。积极开展卫星遥感应用基础理论和应用关键技术研究,依托国家卫星海洋应用中心承担的各类科研专项,强化人工智能、大数据等前沿科技与卫星遥感应用技术的深度对接融合,推动科技创新,提升核心竞争力,推出更丰富的优质产品。进一步加强卫星、载荷和数据处理方面的原始创新能力,强化遥感机理研究和数据处理研究,集中力量攻克新型遥感载荷星地一体化设计和数据反演算法研究的瓶颈问题。发挥好相关平台的作用,落实好各类科技创新激励政策,积极推进卫星遥感应用科技成果转化,培养科技人才队伍。继续促进国内国际合作交流。对外继续做好与国际组织的海洋卫星数据共享和交换工作,深化与有关国家和地区的履约和合作交流,进一步拓展海洋卫星的国际发展空间。对内加强与省级中心、行业部门、高校科研院所相关部门的合作,拓展海洋卫星应用领域,共同推动海洋卫星应用成果落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