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里行间】
◎苏 青
拜读由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的《跨越之为——湖南科技创新成果略揽》(以下简称《跨越之为》)书稿,心潮澎湃,激动不已,不禁为新书付梓击节叫好、欣然作序。
这是一部反映湖南科技创新发展的壮丽史诗。新中国成立70多年来,党中央、国务院根据国家发展战略需要,适时调整科技事业发展目标、结构和机制,形成了极具阶段性和时代性的科技创新战略演进历程,与此相对应,湖南科技创新也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从“模仿革新”到“自主创新”,从“支持小众”到“服务大众”,从“追踪”“并跑”到“领跑”,闯出了一条独具特色的跨越发展之路。《跨越之为》以详尽的科技创新案例,辅以编年史方式,记载了湖南在革命建设、改革开放和新时代各个历史时期科技创新发展波澜壮阔的历史,以及每一个重要节点取得的令世人瞩目的创新成果。
这是一幅展现湖南科技创新成果的恢弘画卷。《跨越之为》总共10章,序章将画卷舒缓展开,尾章推出整个画卷的全景,第一至第八章则详细讲述了独具湖南特色的重大科技创新成果,列举了在工程机械、轨道交通、航空航天航海、新一代信息技术、新材料、新能源与节能、民生科技和文化与科技融合等领域湖南创造的各种“第一”和“之最”,如新中国第一台航空发动机、第一台亿次巨型计算机、第一台干线电力机车、中国首列商用磁浮2.0版列车、国产最大直径盾构机“京华号”、国内首台5兆瓦永磁直驱海上风力发电机、全球最大风电动臂塔机LW2340-180……
这是一曲颂扬湖南科技创新精神的优美华章。创新,就是对传统思维的突破,对新生事物的创造。《跨越之为》略览的每一项科技创新成果的背后,都有着一个或一群“敢为天下先”的优秀湖湘子弟,从“一代名医”张孝骞院士、“衣原体之父”汤飞凡院士、“地洼学说”创立者陈国达院士、“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院士,到“两弹一星”元勋周光召院士、引领电气“智造”发展的罗安院士、茶学专家刘仲华院士、列车空气动力学专家田红旗院士……这些人的身上都有着“吃得苦,耐得烦,霸得蛮”的湖湘性格和“敢教日月换新天”的楚天基因。“科技湘军”正是拥有了这种深入骨髓、根深蒂固、持之以恒的求变、超越、创新的信念,才能够百折不挠地向着科学研究的前沿阵地、学术洼地、创新高地开拓奋进、屡创佳绩。
这是一卷展望湖南科技创新前景的宏伟蓝图。《跨越之为》回顾历史、颂扬当下、展望未来,带领读者一同走进湖南科技跨越新时代,一起迈向湖南创新发展新未来。全书既擘画了到2035年“基本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新湖南”的湖南经济社会发展美好愿景,又描绘了至2035年从前沿科技领域规划到重大科技创新平台建设,再到新兴产业发展布局等方面的湖南科技创新发展宏伟蓝图。
这是一本总结湖南科技创新经验的优秀范本。《跨越之为》由湖南省科技厅信息研究所编著,全书用严谨的文字勾勒湖南科技创新发展历史,用精当的词句概括湖南科技创新成果,用优美的标题搭建《跨越之为》全书写作构架,用诗意的语言颂扬“爱国,创新,求实,奉献,协同,育人”科学家精神,可谓严谨而不缺趣味,完整而不失简约,科学而不少激情。第一至第八章中设立的“科普小知识”栏目,或将深奥的科技名词通俗化,或描述高新技术的实际应用,或讲述科技工作者攻坚克难的感人故事……画龙点睛,自然成趣,别具一格。
“惟楚有材,于斯为盛”,有感于斯,填《千秋岁》词一首,褒赞家乡湖南辉煌科技成就,祝贺《跨越之为》出版面世——“创新彰曙,阅尽恢弘处。展画卷,华章絮。工程机械引,轨道交通驭。杂交稻,三航数字材料踞。科技民生与,绿水青山虑。和谐共,文脉续。能源添绿色,生态屏藩御。畅想曲,蓝图似锦湘驰誉。”
(本文为《跨越之为——湖南科技创新成果略揽》序言,有修改,标题为编辑添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