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何 亮
十月的松嫩平原,裹满了丰收的味道。秋风过处,金灿灿的稻田飘来缕缕稻香。10月22日,记者来到吉林省白城市大安市龙海灌片种植整改项目现场,盐碱地试验田里一派繁忙:工作人员操纵智能化农机作业,沉甸甸的稻谷从农机出仓口流进拖拉机,实现颗粒归仓。
眼前这片横跨五个村落、1000余公顷的稻田由盐碱地改良而来,其中有近60%的土地第一年就收获了亩产近300公斤的收成。如此战绩也让中国中化下属中化环境控股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化环境)总经理助理曲风臣喜不自胜:“借助技术创新,我们让吉林省最大的单体盐碱地迎来丰收,也为我国盐碱地治理与综合利用打造了样板工程。”
大安市龙海灌片是中国中化盐碱地修复治理项目之一。一年前,这里还是白花花的“碱巴拉”,土壤平均pH值为9.31,最高值10.45,远远超出常见植物可存活的正常范围。由于土壤板结、碱化度高、有机质匮乏,作物在这片土地上难以生长,大片气温适宜、水源充足的广袤地块只能“撂荒”。
近年来,随着大安灌区等水利设施的陆续建成,以苏打盐碱为主要特点的吉林西部地区加快了盐碱地的改良治理。“我们联合吉林农业大学、吉林省农科院等科研团队,对东北地区盐碱地成因和特征进行深入研究,形成了针对盐碱地核心问题构造的修复技术,在当地打造了一套综合治理体系及一体化解决方案。”曲风臣告诉记者,这套技术“组合拳”包括工程举措、土壤改良、农艺措施三大环节,通过系统化方法完成盐碱地的修复治理。
具体而言,在大安市龙海灌片项目中,中化环境基于自有研发的盐碱地改良材料与技术,对苏打盐碱地水田进行种植整改,缩短耕层淡化和熟化时间。同时,中化环境还选用耐盐碱水稻品种,对未开发的盐碱地进行种植整改,通过施用微生物菌肥等地力提升材料提高水稻产量。
想把盐碱地变成粮仓,只改良土壤和修复还远远不够,田间灌溉工程同样重要。在大安市龙海灌片的田间地头,一个个水渠流量监测仪格外显眼。这是项目团队根据苏打盐碱地土壤遇水易溶、水干成块易裂的特性,安装的智能化水稻灌溉系统。曲风臣表示,该仪器配备pH值、压力水位、水温等多个传感器,每10分钟上传一次数据到服务器,可以通过监测数据,进行精准灌溉。
拖拉机自动旋耕、无人驾驶插秧播种、无人机高效巡田……智慧化、智能化的农业技术帮助盐碱地能种出米质好、价格高的水稻品种,也给本地农户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好处。
“此前,住在周边的农民只能小范围寻找碱化程度相对较低的小片地块种植水稻,收成仅供全家糊口。通过中化环境等企业在当地陆续开展治理项目,现在的情况已大有改观。”大安市龙海灌片种植户郭宗尚亲眼见证了盐碱地里秧苗旺盛生长的景象。
聊起未来,郭宗尚满怀希望。按项目规划,在三年改良期结束后,这片盐碱地将真正从荒地转变为耕地,再由当地政府流转承包至农民的手中。“我相信,未来这片土地一定更肥沃、更宜种,能助力我们带来更好的收成。”郭宗尚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