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08月08日 星期二
橡胶树驯化遗传机制获解析

    科技日报讯 (记者王祝华)8月6日,科技日报记者从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获悉,该院橡胶研究所田维敏教授团队联合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李家洋院士团队、梁承志研究员团队,系统阐明了橡胶树早期驯化的遗传基础,揭示了增加的乳管列数量是橡胶树早期驯化的主要性状,并通过全基因组关联分析(GWAS)鉴定到调控乳管数量的驯化基因。相关研究论文近日发表在国际学术期刊《自然·通讯》上。

    为了揭示橡胶树分子驯化过程,研究人员首先构建了迄今质量最高的橡胶树基因组以及覆盖最广的橡胶树基因组变异图谱。群体结构分析后证实,上百年的驯化已经在橡胶基因组上留下了选择痕迹。通过对栽培种和来自马托格罗索州的野生种对比分析,他们鉴定到数十个与产量相关的基因,栽培种基因的单核苷酸多态性(SNP)明显低于野生种,并出现了优势单倍型。

    树干树皮中的次生乳管与天然橡胶生产密切相关,是决定橡胶树产量的结构基础。与野生种相比,栽培种的橡胶产量显著提高。研究发现,栽培种的次生乳管列数量远多于野生种,而橡胶合成效率差异性不大,表明乳管是橡胶树早期驯化的目标性状。

    为进一步揭示调控乳管分化的关键基因,研究人员对208份橡胶树种质材料进行全基因组关联分析发现,HbPSK5基因在形成层区域特异表达。该基因的启动子区域存在一个与乳管数量密切关联的SNP(G/A),乳管多的种质GG基因型比例要远远高于乳管少的种质,群体分析进一步显示GG基因型在橡胶树育种过程中得到了选择。此外,研究人员通过实验形态学的手段,证明人工合成的磺肽素可以有效诱导次生乳管形成。研究人员揭示了橡胶树5个HbMYC基因家族成员可激活HbPSK5关键基因。

京ICP备06005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