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07月21日 星期五
抓住四大重点任务,促进我国开放科学发展

    ◎卢阳旭

    5月2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给2023中关村论坛的贺信中指出:“当前,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深入发展,人类要破解共同发展难题,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需要国际合作和开放共享。中国坚定奉行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愿同世界各国一道,携手促进科技创新,推动科学技术更好造福各国人民。”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旗帜鲜明地表明了我国支持和推动开放科学发展的积极态度,深刻阐明了推动开放科学发展的重要意义。

    开放科学是新时期科技发展的新趋势和新要求

    近年来,开放科学已成为全球科技发展的新趋势。从国际上看,2021年11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发布《开放科学建议书》,标志着开放科学基本理念和行动领域,得到了绝大多数国家的认可,全球开放科学发展进入了新的阶段。

    从国内看,2022年1月正式施行的科学技术进步法明确提出国家推动开放科学发展。作为一种新的创新理念和研究范式,开放科学旨在通过提高科学研究内容、工具、进程和成果的开放性,促进科技高质量发展、创新红利广泛共享,以及全球挑战的有效应对,与党的二十大“扩大国际科技交流合作,加强国际化科研环境建设,形成具有全球竞争力的开放创新生态”,以及“稳步扩大规则、规制、管理、标准等制度型开放”的战略部署高度契合。推动开放科学发展,既是推动我国科技发展的内在要求,也是世界各国携手应对人类共同挑战、努力缩小全球科技创新鸿沟的客观需要。

    目前,我国开放科学已经具有一定的发展基础,但仍然面临4个方面的突出挑战:在认识层面,人们对开放科学发展蕴含的机遇和风险挑战的认识仍不够准确全面;在政策层面,有利于开放科学发展的制度框架仍未形成,科技治理体系需加快向开放科学友好型治理体系转型;在基础设施层面,支撑开放科学发展的各类基础设施建设仍然滞后,不能很好满足开放科学发展的需要;在经验和技能层面,政府、科研机构、科研人员等各类主体在开放科学方面的相关实践经验仍然不足。

    着力提升相关工作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新时期,推动我国开放科学健康发展,一方面要深刻认识开放科学发展的意义、趋势和特点,明确我国推动开放科学发展的大方向和大目标;另一方面要突出问题导向,从我国科技创新的现实需求、开放科学发展的内在逻辑,以及我国开放科学发展的客观基础等多维度进行综合考虑,识别出关键且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合理设定实施路径和阶段性重点任务,着力提升相关工作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具体而言,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发力:

    一是建立健全有利于开放科学发展的政策体系。

    开放科学的健康发展需要一整套政策共同发力,关键是要明确“做什么”“怎么做”和提供“激励”的规范和规则。明确“做什么”的规范和规则才能更清晰地界定开放科学的概念边界和主要内容,比如开放获取、开放数据、开放科研评价等等;明确“怎么做”的规范和规则才能更好地厘清利益相关者、行动主体及各自的责任与权利;明确提供“激励”的规范和规则才能对不同行动主体的行为作出更恰当的评价与奖惩。

    为此,国家层面要加快研究制定有利于开放科学发展,并合理衔接知识产权保护、数据安全、科研诚信和科技评价等方面的法律法规,逐步完善开放科学发展激励制度,构建合理的经费投入、成本核算与分担机制,促进高校、科研机构以及科研人员积极参与和推动开放科学实践;科学资助机构要加快完善开放获取、开放数据等方面的政策和标准体系,明确相关激励措施和强制性要求;高校和科研机构要建立健全本机构开放科学的管理制度和规范,积极开展开放科学发展条件和能力建设,加强对科研人员和学生的开放科学意识培养和技能培训。

    二是加强开放科学持续发展所需的基础设施建设。

    开放科学健康发展需要有相关的基础设施为其提供技术架构和平台工具。虽然我国越来越重视以国家科学数据中心和国家生物种质与实验材料资源库等为代表的科研数据和资源平台建设,但相对于开放科学发展的需求,以及开放科学基础设施建设和管理方面的最新国际实践,我国开放科学基础设施建设和管理迫切需要进行更系统化的部署。

    为此,国家层面要尽快开展开放科学基础设施状况专项调查,并在此基础上研究制定新时期我国开放科学基础设施建设规划,推动开放获取平台和工具、开放数据平台和工具、开放可重复研究平台和工具,以及开放科学评估平台和工具的健康发展,着力提高各类开放科学基础设施和平台的管理和开放服务水平。

    三是推动开放科学改革试点、促进多元实践。

    开放科学涉及政府、科学资助机构、高校、科研院所、科研人员等各类行动主体,它们在推动开放科学发展方面有着不同的作用和角色。就目前情况而言,虽然政府部门、科学资助机构、高校、科研院所、科研人员等各类行动主体都或多或少积累了一些开放科学实践经验,但总体而言,政府部门开放科学政策研究和制定经验、科学资助机构在开放科学模式下的资助和管理经验、科研院所开放科学管理和服务经验,以及科研人员开放共享数据经验等都还不系统、不成熟。

    为此,要充分发挥各类主体的积极性和能动性,按照开放科学的基本理念和原则开展多样化的探索和创新,并及时总结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建议选择若干地区设立国家开放科学综合改革试验区,并以此带动多元主体参与,推动形成促进开放科学可持续发展的体系化能力。在试点任务方面,可优先关注科学基础设施开放共享、科学技术资源开放共享、科研数据开放共享和跨境流动、科普场馆和设施开放服务等开放科学涵括的重点内容。

    此外,还应加强开放科学领域的国际合作。国际交流合作对于全球开放科学发展至关重要,更大范围、更高水平的国际合作是推动开放科学可持续发展的内在要求。为此,要着力加强我国参与开放科学国际合作的工作体系和能力建设,积极参与全球开放科学双多边对话与合作;要面向全球气候变化、公共卫生、绿色能源、灾害应对等人类共同挑战,主动发起国际大科学计划与大科学工程,创造全球科技发展公共产品新供给,提升我国对全球开放科学发展的贡献度和影响力。

    (作者系中国科学技术发展战略研究院研究员)

京ICP备06005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