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07月21日 星期五
推进三个“第一”更好结合
为强国建设、民族复兴提供有力支撑
视觉中国供图

    ◎王希勤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必须坚持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开辟发展新领域新赛道,不断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报告把高质量发展列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并紧随其后把教育、科技、人才工作一体部署,凸显出教育、科技、人才对高质量发展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作用。

    5月29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五次集体学习时强调,要加快建设教育强国,把服务高质量发展作为建设教育强国的重要任务,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有力支撑。建设教育强国,龙头是高等教育。清华大学作为我国高等教育的一面旗帜,必须担负起推进三个“第一”更好结合的重任。

    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阶段和一流大学的使命任务

    回顾新中国成立以来的高等教育发展史,有三个重要的阶段:

    第一个阶段始于20世纪50年代。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1957年毛泽东主席提出:“我们的教育方针,应该使受教育者在德育、智育、体育几方面都得到发展,成为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我们各行各业的干部都要努力精通技术和业务,使自己成为内行,又红又专。”那时候国家从农业国向工业国转型,最重要的任务就是培养一批又红又专的工程师。其间清华大学经历了院系调整,很多学科专业都被划分出去,学校由此变成了一所多科性工业大学。当时学校也开展科研和生产,但这一阶段的科研和生产主要还是服务于人才培养的。

    第二个阶段始于20世纪70年代末。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使中华民族迎来从“站起来”到“富起来”的伟大飞跃。邓小平同志在1977年说:“要抓一批重点大学。重点大学既是教育的中心,又是办科研的中心。高等学校的科学研究,应纳入国家规划。”“过几年后,大学要重点培养研究生。”“高等学校特别是重点大学,必须搞科研,要承担相当多的科研项目,规划中要明确。大学不要办那么多厂,不要追求产值,而是要多办些研究室,要多出科研成果,这是大学的任务。”在这个阶段,除了培养又红又专的工程师外,大学增加了搞科研的使命任务。1984年,清华大学提出“着重提高、在提高中发展”的方针,指的就是提高人才培养层次,即从本科生向研究生提升。现在,学校在读硕士生、博士生人数都分别超过了本科生,研究生人数是本科生人数的两倍多。清华已经是一所名副其实的研究型大学。

    第三个阶段是“强起来”的新时代。2021年4月19日,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清华大学并发表重要讲话,强调一流大学建设要把发展科技第一生产力、培养人才第一资源、增强创新第一动力更好结合起来,更好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在学习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的过程中我们认识到,三个“第一”分别对应大学需要扮演的研究机构、教育机构和社会服务机构的角色,对应国际上公认的科学研究、人才培养、社会服务三大职能。综上可见,一流大学的使命任务经历了从“一”到“二”到“三”的演进过程。20世纪50年代的重点是教育培养又红又专的工程师;70年代末开始要建教育、科研两个中心;现在不仅要开展科研、教育和社会服务,还要把三个“第一”更好结合起来。

    在学科交叉融合和融入新型举国体制上取得突破

    落实三个“第一”更好结合的要求,一流大学应统筹协调好三种角色和三项职能,与学术界、教育界、行业界建立良性互动关系,努力形成“一加一大于二”和整体协同优化的系统效应。其中的关键,是在推进学科交叉融合和积极融入新型举国体制方面取得突破。

    学科交叉融合是实现三个“第一”更好结合的“催化剂”。我们认为,可以把高校与教育界、学术界、行业界的关系变成三项职责,根据学校内设机构是否承担三项职责中的一项或者多项,在三个维度上形成一个“机构立方”。“机构立方”除原点外的七个顶点代表了七类职责定位不同的教学研究机构,高校内部的每个教学研究机构都能在这个立方体上找到自己的位置,进而明确自己的定位。以清华为例,学校从2014年起陆续建立了一批书院,今年6月,清华的第九个书院——秀钟书院正式成立。书院的职能是培养人才而不承担科研或服务任务,所以更能聚焦学生发展需要;同时聘请不同院系的教师来给学生授课,这客观上促进了学科交叉融合。此外,学校扎实推进全国重点实验室改革,把全国重点实验室从院系独立出来,更加明确其面向行业界解决国家“卡脖子”问题的职责,即“专注创新”。这也能更好地汇聚不同学科教师的力量,有助于推进学科交叉融合。

    学术界推动知识的再生产,教育界致力于人力资源的再生产,行业界从事生活资料和生产资料的再生产。在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当中,生产力有三要素:劳动资料、劳动对象、劳动者,生产关系有三要素:生产资料所有制关系、生产中人的组织方式、产品分配关系。在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不同要素之间的矛盾当中,当前的主要矛盾是劳动资料的快速发展与生产中人的组织方式之间的矛盾。从高校的角度看,就是随着生产工具的进步,高校越来越难以拥有这些生产资料并用于人才培养。这就需要高校和龙头企业共同参与探索新型举国体制,其中一项重要内容,就是高标准建设国家卓越工程师学院。国家卓越工程师学院的成立,是落实中央组织部等九部委推动的工程硕博士培养改革专项、推动三个“第一”更好结合的实际举措。正因为有党的领导,学术界、教育界、行业界才能步调一致,把培养未来的卓越工程师作为共同目标。另外,在重大创新领域组建一批国家实验室,是一项对我国科技创新具有战略意义的举措。清华对此率先响应、积极支持,目前已有不少教师参与国家实验室的工作。关键核心技术是要不来、买不来、讨不来的。在积极融入新型举国体制、推进三个“第一”更好结合的过程中,我们要坚持国家利益优先、长期利益优先,必要时必须舍局部得全局、舍短期得长期,把关键核心技术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

    面向未来,清华大学将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定不移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把发展科技第一生产力、培养人才第一资源、增强创新第一动力更好地结合起来,切实为高质量发展提供基础性、战略性支撑,为强国建设、民族复兴贡献清华力量!

    (作者系清华大学校长)

京ICP备06005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