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虎沉 王菁惠
建设质量强国是推动高质量发展、促进我国经济由大向强转变的重要举措,是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重要途径。优质服务供给是加快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的重要支撑,也是质量强国建设的关键环节。今年初,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质量强国建设纲要》(以下简称《纲要》)将“增加优质服务供给”列为质量强国建设的重点任务之一。作为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服务业发展水平是衡量经济发展现代化、国际化、高端化的重要指标。增加优质服务供给,将为高质量发展蓄势赋能,为质量强国建设注入澎湃动力,让质量发展成果惠及全体人民。
我国服务业加速提质增效
服务业包括生产性服务业、生活性服务业和公共服务业三大领域。其中,生产性服务业是与制造业、农业直接相关的配套服务业,是从制造业中剥离出来并逐渐发展壮大的独立产业,覆盖研发设计、金融服务、信息服务、销售服务等高附加值环节。生活性服务业以满足居民最终消费需求为目的,涉及养老、健康、教育、住宿餐饮等领域的服务活动,体现了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公共服务业包含基本公共服务和普惠性非基本公共服务,起到保障全体人民生存和发展基本需要以及社会整体福利水平的关键作用。
增加优质服务供给,推动质量强国建设,关系新时代党和国家的事业发展全局,是党中央从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高度作出的重大战略部署。“十四五”以来,我国高度重视服务业的发展,将促进服务业繁荣发展列入“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中,并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提出“构建优质高效的服务业新体系,推动现代服务业同先进制造业、现代农业深度融合”,为进一步提升服务业水平指明了方向和道路。近年来,我国服务业加速提质增效,布局日趋优化,在稳增长、惠民生、促投资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据统计,2022年我国服务业增加值为638698亿元,比上年增长2.3%,占国内生产总值的52.8%,高于第二产业12.9个百分点。
不过,同时我们也应看到,随着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国际形势更趋复杂严峻,经济下行压力持续加大。目前我国的生产性服务业仍处于“微笑曲线”底端,专业化、高端化的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相对不足,赋能提升产业链供应链稳定性的作用还没有完全释放,尚不能满足现代化产业体系构建与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需求。此外,生活性服务业存在有效供给不足、营商环境欠佳、质量标准不完善等问题,难以跟上人们多样化、个性化、高品质的消费趋势。
打好“组合拳”增加优质服务供给
增加优质服务供给,推动质量强国建设,需基于不同类型服务业特点,协同推进生产性服务业、生活性服务业和公共服务业的优化升级,必须打好“组合拳”,在产业融合发展和民生福祉持续增进的过程中,不断强化服务业的集聚辐射能力。具体而言,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发力:
一是提升生产性服务业与先进制造业、现代农业的协同性,增强融合发展效益。为实现生产性服务业、先进制造业、现代农业的深度融合,应加快构建融合互促的创新体系,依托大数据、物联网、云计算等新一代信息技术,推动生产性服务业数字化赋能产业链供应链,形成金融、科技、人才、数据等资源要素自由流动的产业融合生态。对于生产性服务业“跨界融合”形成的新业态新模式,应积极探索内外部监管新体系。在政府包容审慎外部监管下,强化生产性服务企业内部自我监管,以数字化赋能风险识别、预警与防控机制,搭建政企协同智慧监管平台,促进新业态新模式有序健康发展。
二是立足消费升级需求,提高生活性服务水平,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要求。增进民生福祉是质量强国建设的根本目的,在增加优质服务供给时,要始终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为满足居民多样化消费升级需求,应进一步放宽服务消费领域市场准入,聚焦健康、养老、育幼、家政、物业等重点生活性服务业领域,通过科技赋能消费新场景、新业态、新模式,加快线上线下服务深度融合,不断健全便民利民的生活性服务新体系。为有序推动生活性服务业提质增效,应构建与行业相适应的优质服务标准体系,并在政府主导下,以企业为主体、行业协会为依托,在重点生活性服务业领域进行标准化试点和推广。
三是发挥公共服务的支撑作用,提高服务业集聚区的辐射力和影响力。为有效发挥公共服务效能,要坚持因地制宜的原则,基于服务业集聚区的产业基础、文化基因、区位优势等独特资源,着力打造政务服务、信息服务、研发设计、检验检测、知识产权服务等公共服务平台。以公共服务平台为载体,积极探索政府主导、多元主体协同的服务模式,优化整合各类资源,形成各方提供公共服务的合力,通过专业化、标准化、品质化的公共服务吸引上下游关联配套企业集聚,提高服务业集聚区的竞争力和品牌影响力。
(作者单位:同济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