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04月12日 星期三
为解决“有没有矿”“哪里有矿”问题提供科学依据
创新运用磁测数据,预测矿产资源潜力

    ◎本报记者 华 凌

    矿产资源潜力评价是重要的国情调查,也是加强矿产资源勘查、管理和调控的一项重要基础工作。而摸清全国铁矿资源潜力,预测铁矿资源已成为掌握基本国情的重要数据之一。

    4月7日,记者从中国自然资源航空物探遥感中心获悉,该中心首席科学家熊盛青教授领衔的项目“全国重要矿产资源潜力评价磁测应用关键技术”取得重要突破。

    系列成果实现矿产资源快速评价

    据了解,2006年以来,熊盛青团队历时11年,系统收集、整理、集成、研究了新中国成立以来积累的海量航空和地面磁测数据。在此基础上,团队开展了大规模的磁测资料应用研究,攻克了矿产资源预测与评价中的磁测资料地质解释模式建立、磁测数据应用模型构建、磁异常定量反演和资源潜力估算等理论与方法问题,创新了磁测数据处理解释技术方法,构建并运行了全国磁测资料大规模应用的规范化、工程化、信息化作业体系,首次实现基于磁测资料的全国范围多尺度、多深度的矿产资源定量预测与快速评价,科学评价全国陆域2000米以浅铁矿资源潜力,支撑完成全国铜、镍、铅、锌等23种战略性矿产资源评价与预测,研究成果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熊盛青表示,为更精准地评价我国重要矿产资源潜力,团队创新了基于磁测资料的矿产资源快速评价理论方法,采取多尺度、定性与定量结合的磁测资料地质解释模式,建立典型矿床地质—地球物理模型、磁测资料应用数据模型,解决成矿地质要素快速提取难题,首次解译全国隐伏断裂构造、侵入岩、火山岩、变质岩及蚀变岩等成矿地质要素,揭示出航磁异常特征与磁铁矿,以及与磁铁矿共生/伴生的铜、镍等有色金属矿种的控矿构造,赋矿地层和成矿岩体等控/示矿要素的空间形态及耦合关系,并编制首套中国陆域航磁—地质构造系列图,为全国铁、铜、镍等战略性矿产资源潜力评价提供了不可或缺的重要信息,为解决成矿规律、矿产预测、找矿靶区优选等“有没有矿”的重大地质问题提供了科学依据。

    显著提高预测的精度和深度

    那么,这项新成果有何创新亮点?据介绍,研究团队创建了基于磁测资料的矿产资源快速评价技术体系;创新提出定性与定量解释结合、综合解释和重磁联合反演结合的磁测资料解释技术方法,发明基于快速模型剖分的重磁异常场分离技术,解决了重磁异常快速反演深部成矿地质体的技术难题;首次在全国范围内将磁法解释由二维推进到三维,定位预测精度提高约15%,编制矿产资源潜力评价磁测资料应用技术要求,创建了磁测资料大规模应用的规范化、工程化、信息化作业体系,全面规范和指导预测工作区、成矿带、省级,以及全国5个级别范围的矿产资源预测与潜力评价。

    业内专家认为,这个项目首次实现全国范围多尺度的深部矿产资源定量预测与快速评价,并解决了全国矿产资源潜力评价中磁测资料应用工程技术难题,显著提高预测的精度和深度。团队编制的中国陆域磁性铁矿资源潜力预测图,预测深度达2000米。

    团队在全国共圈定36个铁矿成矿带、1317个铁矿预测区,预测区面积约30万平方公里,极大地缩小了找矿范围,指明了全国铁矿找矿方向,为解决“哪里找矿”问题提供科学指导,并预测全国铁矿资源量为1935亿吨,其中2000米以浅资源潜力为1334亿吨,预测的702个矽卡岩型铁矿预测区,铁矿资源潜力达223亿吨。

    在实际应用层面,这个项目整体成果已在全国矿产资源潜力评价专项中全面应用,为支撑国家矿产资源战略规划、全国找矿突破战略行动勘查选区部署发挥重要作用;在指导全国整装勘查区、重要矿集区、老矿山深部及重点勘查区找矿中发挥了关键的定靶作用,跟进勘探发现数十处大型铁、铜多金属矿床,如在山东齐河“洪张庄预测区”发现的大型富铁矿等。未来,该项成果或将在指导新一轮找矿突破勘查选区和勘探中发挥重要作用。

京ICP备06005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