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符晓波
【科技政策扎实落地·看招】
“团队发展需要多大的场地?”
“怎样的补贴形式更能激发科研人员活力?”
“外地有哪些政策厦门可以借鉴?”
……
近日,厦门市科技局集中调研科技创新型企业,一些知名度不高、规模尚小、科研投入大的中小企业成为重点关注对象,调研团队的务实让他们感受到政府重视支持科创的暖意和信心。
“这些企业虽然尚处初创阶段,但具有未来产业高成长性、战略性、先导性的显著特征。”厦门市科技局局长孔曙光谈到此次调研时表示,厦门高度重视培育未来产业,一直以来,科技部门瞄准科技前沿,提前关注引领重大变革的颠覆性技术及其新产品、新业态,为未来产业高质量发展培育新动能。
集中资源配置
“企业壮大冲刺阶段最需要政府的帮助。”奥谱天成(厦门)光电有限公司创始人刘鸿飞在座谈中开诚布公地提出,作为一家对标国际的高端光学仪器研发企业,所处行业技术壁垒高、跨学科面广、研发成本高,需要更长时间、更多资源的投入。
2015年,刘鸿飞博士与中国科学院院士、厦门大学田中群教授团队深入合作,成功开发拉曼光谱仪等系列高端仪器,产品出口到60多个国家。刘鸿飞表示,眼下愿意持续投入研发从事拉曼光谱研究的中国公司越来越多,而厦门在精密仪器智能制造装备领域具有产业基础,为企业在此“抱团发展”提供重要支持。
自2019年厦门启动实施未来产业培育工程以来,厦门市委、市政府统筹推进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建立工作机制,明确重点培育发展第三代半导体、未来网络、前沿战略材料、氢能与储能、基因与生物技术、深海空天开发六大未来产业,产业培育取得积极成效。
厦门市科技局副局长黄慰萍表示,目前厦门正着手谋划面向未来产业的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同时鼓励有实力、有条件的企业单位申报新型研发机构和重点实验室。“通过走访企业,我们进一步摸清细分领域企业基础条件和诉求,从而在制定政策时真正把优势资源配置到紧迫和需要的地方。”
让人才与产业相适成长
无论是企业发展还是产业培育,人才无疑是关键一环。厦门威芯泰科技有限公司创始人、厦门大学航空航天学院教授王磊的创业感受具有共性:高素质人才团队是科技创新型企业开展行业技术难点攻关的动力源,目前本地相关专业人才体量不足,加之房价、经济等综合因素影响,企业吸引中高端人才较难。“我们研发智能检测设备,四分之三以上人才是技术性人才,人才已成为企业扩大发展最迫切解决的问题之一。”王磊说。
创新主体遇到的难题也是科技部门攻关的课题。孔曙光表示,现阶段的关键是要为未来产业打好产业基础。结合各方人才诉求,科技部门将持续大力引进培育高层次人才和团队,不仅在政策待遇上解决人才住房、教育等现实问题,更要谋划打造人才与产业相适应成长的空间,为人才在厦门成长发展提供支撑,以产业聚人才,以人才兴产业。
既要仰望星空,更要脚踏实地。据介绍,目前厦门市科技局已遴选出176家未来产业骨干企业;为更好构建面向未来的现代化产业体系,2月中旬,该局已公开向社会各界征集未来产业发展的意见和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