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王迎霞 通讯员 石虹媛
2023年宁夏科技工作会议上的高频字眼,当属“东西部科技合作”。
欠发达地区怎样搞创新?聚天下英才而用之,不求所有,但求所用,这是宁夏近年来探寻出的一条捷径。
特别是去年科技部批复的第一个全国东西部科技合作引领区落户宁夏,既是对“宁夏模式”的充分肯定,也是对“走深走实”的更高要求。
开放创新,合作共赢。宁夏要张开双臂,让各领域、全方位科技创新风生水起。
“科技支宁2.0”行动全面开花
自2022年7月全国东西部科技合作工作推进会在银川举办之后,“科技支宁2.0”行动正式启幕。
国有所托,与有荣焉。
10月,宁夏回族自治区党委和政府便印发《关于高水平建设全国东西部科技合作引领区的实施方案》,进一步明确了总体要求、重点任务、创新机制。自治区科技厅主动协调,梳理重点任务,明确责任分工,各部门、单位及市县区积极响应,形成齐抓共管、合力推进的局面。
“最重要的是持续完善与东部合作主体的合作机制,联合支撑产业高质量发展。”宁夏科技厅科技合作处处长张斌介绍称。
宁夏探索多元化联动支持机制模式,与上海、山东、福建分别通过协同创新重点合作、智力援助、对口帮扶项目支持合作项目9项,与中国科学院联合实施“西部之光”人才培养计划项目14项,与中国工程院共同组织实施宁夏重大产业战略研究项目8个,组织30余名院士为宁夏产业发展把脉问诊、建言献策。
多管齐下,花开四野。
宁夏工信厅积极推进北京大数据研究院在宁夏设立分院,而这样的创新平台载体,自治区各类创新主体与区外相关机构共建20多个,呈现出欣欣向荣景象:银川市通过“科创中国”平台对接全国优势资源,石嘴山市先后与浙江大学、北京科技大学、西安建筑科技大学等高校签订科技合作战略协议,固原市充分利用闽宁协作机制,引进福建科技资源助力产业发展。
一手抓研发,一手抓转化。
宁夏科技厅充分发挥宁夏技术市场平台桥梁和纽带作用,打造“闽宁合作”“鲁宁情深”“苏宁牵手”等需求对接品牌,开展科技成果路演和推介活动20余场次,发布技术创新需求340多项,引进东部科技成果50余项。
不但请进来,还要走出去。
银川市积极推进产学研合作攻关,设立“揭榜挂帅”“中试熟化”等科技合作专项,引导开展东西部合作重点项目20余个,还出台《银川市飞地研发中心和飞地孵化器备案暂行办法》,支持鼓励企业在东部地区借力借智发展。
三个“更大成效”助力更好发展
“高水平建设全国东西部科技合作引领区,是宁夏借力、借智、借势提升科技创新能力与水平、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宁夏科技厅厅长徐龙表示。
通过积极争取国家部委支持、强化与东部科技合作、加强市县区与东部结对共建,宁夏东西科技合作“朋友圈”去年进一步扩大,组织实施东西部科技合作项目100多项,成效凸显。
当然,徐龙也指出,对标完善创新体系、提高创新能力的新要求,宁夏当前创新体系不完整、创新基础薄弱、创新效能不高、创新资源短缺、市县创新发展水平极不平衡;完善体系,强化人才、平台、基地等基础建设依然任重道远。
开好局,起步很关键。今年的路怎样走,徐龙提出三个“更大成效”。
首先要抓好“科技支宁”的部区合作平台,在对接和争取方面取得更大成效。
聚焦节能减排降碳、水资源利用、医疗健康服务等关键需求,宁夏努力争取科技部等国家部委和中科院等大院大所在项目、资金、人才、平台等方面的更大支持。特别要发挥好中国工程科技发展战略宁夏研究院作用,把更多院士专家力量凝聚到推动宁夏创新发展的实践中来。
其次要抓好“示范引领”的东西部科技合作平台,在拓展和提升方面取得更大成效。
宁夏鼓励并引导自治区有关厅局、市县(区)、园区、企业、高校、科研院所与东部各类创新主体在更大范围、更深层次、更宽领域开展科技合作交流,培育一批东西部科技合作示范市、县(区)和园区;鼓励企业在发达地区设立“飞地”研发平台,就地吸引利用高端人才。
最后要抓好“产学研”结合的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平台,在转化和落地上取得更大成效。
宁夏坚持把引进转化先进科技成果作为东西部科技合作的重要任务,将持续提升宁夏技术市场和宁夏技术转移研究院服务功能,高质量举办中阿技术转移与创新合作大会、第八届中国创新挑战赛(宁夏)等活动,常态化开展科技成果供需对接。
以“宁夏所需”对“东部所能”,山海携手,合声嘹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