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银产业园粤泰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正在生产kn95口罩 苏银产业园供图 |
◎本报记者 王迎霞 通讯员 石虹媛
让我们坚持实干实干再实干、落实落实再落实、创新创新再创新,奋力谱写创新驱动发展新篇章,为打造区域科技创新高地、建设东西部科技合作引领区、支撑引领现代化美丽新宁夏建设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徐龙 宁夏科技厅厅长
“我们优化现有6个育种专项,收集保存种质2.6万份,‘宁春58号’亩产711.58公斤,刷新宁夏春小麦高产纪录。”
“去年成功研发出新能源汽车电机壳体、电池托盘等新产品,有望在新能源汽车零部件国产化上实现新突破。”
“公司申报的《煤电与新能源综合调节及系统优化运行关键技术研究》项目获批立项,实现了牵头承担国家重点项目破零。”
2月3日,宁夏2023年科技工作会议在银川召开,宁夏农林科学院等发言单位的上年度成绩单,令人振奋。
正如宁夏科技厅厅长徐龙所言:“2022年既是党和国家历史上极为重要的一年,也是全区科技事业取得创新发展的一年。我们真抓实干,奋力拼搏,推动科技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
开局关系全局,起势决定胜势。
划工作重点、列项目清单、定目标任务、绘发展蓝图。宁夏选择在新年上班伊始召开自治区科技工作会议,目的就是收心归位上满弦,让科技创新这个“关键变量”转化为高质量发展的“最大增量”。
科技人交出圆满答卷
“夫战,勇气也。”讲的是有信心才会有力量。刚刚过去的2022年,宁夏将科技创新系统布局摆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
6月份召开的自治区第十三次党代会,把创新驱动战略作为未来发展“五大战略”之首,把打造区域科技创新高地作为推进高质量发展“九大支撑”之首,明确实施“四大科技创新工程”,进一步强化了科技创新在经济社会发展全局中的核心地位。
与之配套的是《关于实施科技强区行动提升区域创新能力的若干意见》《自治区科技体制改革三年攻坚方案》等政策措施。
银川市科技局局长周坤汇报的时候,语气铿锵。
经过多年积累,银川市培育了全区50%以上的科技型企业,搭建了60%以上的科技创新平台,贡献了近70%的研发投入,集聚了80%的科技人才,获评“科创中国”创新枢纽城市,跻身全国创新型城市行列。
“2022年,我们着力完善创新体系,R&D投入强度首次突破2.0%,区域创新能力进一步提升!”他说。
银川的成绩是自治区所取得创新硕果的缩影。
灵武奶牛体外性控胚胎首次实现批量生产和移植,宁夏大学风光互补智能节水灌溉技术在卡塔尔世界杯大放异彩,宁夏水科院创建智慧灌溉管控平台并实现示范应用,康亚药业全球首创用于治疗糖尿病肾病的全新化合物获批进入临床试验……全区科技创新喜报频传。
数字时代,数据说话。
为支持“六新六特六优”产业高质量发展,宁夏启动实施“双百科技支撑行动”,实施重点科技攻关项目176项、重大科技成果转化项目102项;全年登记科技成果802项、比上年增长27%,技术合同成交额34.37亿元、比上年增长36%。
综合科技创新水平指数首次突破60分,达到61.4分,增幅居全国第5位;综合科技创新水平排名升至全国第18位、西北第2位。2021年全区R&D经费投入达到70.44亿元,比上年增长18.1%,增速居全国第8位;全区R&D经费投入强度达到1.56%,同比增长0.05个百分点,排名全国第19位、西北第2位。
心合意同,谋无不成。宁夏科技人交上了圆满答卷。
创新抓手并行发力
宁夏打造区域科技创新高地,不搞无土栽培,而是不断改良土壤,潜心培育“实心菜”。
这份自信,源于引领东西部科技合作迈上了新台阶。
2022年5月,科技部批复宁夏建设全国首个东西部科技合作引领区,并在银川召开全国东西部科技合作工作推进会。自治区也出台了实施方案,着力打造东西部跨区域协同创新样板。
随着与重庆市科技局及南京中医药大学、天津科技大学等4所高校签署合作协议,宁夏东西部科技合作形成了“11个省市+13所高校”的格局,带动参与各类创新主体达到736家、区外人才超过9000人。
“我们始终以‘开放办院’为宗旨,不断拓展对外科技合作新领域。”宁夏农林科学院副院长田建文表示。
该院经主动沟通对接,争取自治区全年唯一博士后工作站落户;与冯起、赵春江、谢明勇等院士团队以及中国科学院、中国农科院等大院大所签订科研合作协议,借智借力实施项目、培养人才,推动农林科技实现新跨越。
去年,该院实施科研项目425个,其中竞争性项目333个,分别较上年增长10.7%、16.8%,为保障粮食安全提供了有力支撑。
这份自信,源于培育科技创新主体实现了新增长。
宁夏持续实施企业家创新精神培育行动,全年培训企业家和中高管人员3万多人次,撬动金融资本26亿元支持科技企业628家(次),推动有研发活动规上工业企业占比提高6.2个百分点,达到40.2%。
梯次培育到位,创新力量扩容。宁夏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自治区科技型中小企业达到489家、925家、2178家,分别较2021年增长了37%、65%、38%。新培育自治区创新型示范企业20家、瞪羚企业10家、科技小巨人企业103家、农业高新技术企业41家,组建自治区创新联合体16家,各类科技型企业超过2800家、增长超过30%。
“近20年我们走过很多弯路,也曾陷入困境,但最终通过坚持不懈推动技术创新、管理创新、产品创新,迈入转型发展快车道。”宁夏维尔铸造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王小宁感慨。
扬帆启航号角嘹亮
精彩的华章,总在接续奋斗中书写。
2023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是深入落实自治区第十三次党代会部署的发力之年,也是打造区域科技创新高地、高水平建设全国东西部科技合作引领区的关键之年。
“做好今年的科技工作意义重大、使命光荣。”徐龙说。
科技金融撬动25亿元资本支持创新,全社会研发经费投入增长10%以上;实施重点科技攻关项目100项、重点科技成果转化项目100项;培育国家高新技术企业100家、自治区创新型示范企业20家、自治区科技型中小企业500家,有研发活动的规上工业企业占比持续提高;登记科技成果860项,技术合同交易额突破37亿元。
同时,全力争取全国重点实验室,积极培育建设自治区实验室,组建自治区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临床医学研究中心30家以上;遴选培养杰出科技人才和科技领军人才15名以上,柔性引进和组建科技创新团队20个以上。
这是科技创新的主要目标,也是扬帆启航的嘹亮号角。
宁夏全年的重点任务可总结为:突出一个核心目标,全力打造区域科技创新高地;强化一个关键任务,切实高水平建设全国东西部科技合作引领区;注重两个全力抓实,持续增强全区科技支撑高质量发展能力;发挥三个重要作用,着力形成全区科技创新的强大合力;实施科技创新“四大工程”,持续完善全区科技创新体系。
连续五年获得自治区科技进步一等奖的国网宁夏电力有限公司,总工程师闫志彬有感而发:“科技创新就是生产力,国家赖之以盛,企业赖之以强!”
科技创新工作站在了一个新的历史起点,发展所需、人民所盼。
“让我们坚持实干实干再实干、落实落实再落实、创新创新再创新,奋力谱写创新驱动发展新篇章,为打造区域科技创新高地、建设东西部科技合作引领区、支撑引领现代化美丽新宁夏建设作出新的更大贡献。”徐龙的话掷地有声。
有梦可追,未来可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