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兴杰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党委书记
高等学校作为科技、人才、创新的主阵地,要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推进基础研究和原始创新,不断提升科技创新能力,要着眼长远、激发动能,持续在培育创新文化上下功夫。
要进一步培育创新意识。十年来,我国高校已经具备了良好的科技创新基础与能力,师资结构与水平有了很大提升,在原始创新、关键核心技术攻关等方面作出了重要贡献。陶行知先生所倡导的“处处是创造之地、天天是创造之时、人人是创造之人”理念已经深入教育者之心。高校要持续培育创新文化,弘扬求实求真精神,面向国民经济、社会发展中重大的理论和实践问题展开科研;要遵循科学研究的基本规律、程序和方法进行科研工作,确保每一项结果、每一条数据经得起检验;要倡导求深求精风尚,紧紧瞄准研究领域的难题,持之以恒地开展科学研究活动;要增强求新求异意识,加强批判性思维。
要进一步创新完善制度。良好的科研制度对于正确引导科研人员潜心、专注研究具有强大的牵引作用。高校要切实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要求,将取得重大理论创新成果、前沿技术突破、解决重大工程技术难题、在经济社会事业发展中作出重大贡献等作为职称评定的重要依据;要积极开展科研人员长期聘用制的试点工作,使那些有潜力、用心做、肯吃苦的教师不因短聘期而承受短期考核压力;要积极制定学科团队考核制度,促进“人人进学科,个个进团队”,逐步消除研究方向“小”而“散”、科研“个体户”等现状,发挥团队在科技攻关方面的作用,通过团队考核激发团队成员的科研积极性。
要进一步创新工作方法。如何将科技成果尽快、有效地转化为现实生产力,一直是高校科研人员关注的问题。近年来,国家有关部门出台了《关于支持和鼓励事业单位专业技术人员创新创业的指导意见》,许多地方政府制定了相关支持和鼓励事业单位专业技术人员离岗或在职创新创业的办法,许多高校教师已经在创办企业、成果入股等方面取得了骄人成绩,由高校教师创办或提供技术支撑的上市公司如雨后春笋般涌现。杭州电子科技大学的实践表明,高校科研人员在职创办公司,不仅没有影响科研人员岗位履职,反而在促进学校学科建设、提升科研水平与能力、科研反哺教学等方面起到了促进作用。当前,需要深入推进职务科技成果赋权改革,通过赋予科研人员职务科技成果所有权或长期使用权,彻底消除科研人员职务发明成果使用的疑虑,使他们心无旁骛、放心大胆地的发挥专业特长,将更多精力投入到创新创业活动中去。高校科技管理部门也要切实增强服务意识,建立科研人员成果转化所需的科技创业基金,帮助支持科研人员获得天使投资、风险投资,协助科研人员寻找职业经理人,促进科创企业迅速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