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12月15日 星期四
立足特色资源,强化科技支撑
这家园区的葡萄酒产业跑出“加速度”

    ◎本报记者 王迎霞 通 讯 员 尹一丞  文 云

    48名

    宁夏葡萄酒产业园区在综合试验区成立了由8名院士领衔、48名专家组成的专家委员会,已提供13条重大决策建议;持续建设2个国家重点实验室和3所葡萄酒专业学院,成立中法葡萄酒学院,为产业持续健康发展提供了有力智力支撑。

    12月4日,首届中国(澳门)国际高品质消费博览会暨横琴世界湾区论坛正式闭幕。宁夏贺兰山东麓葡萄酒产业园区(以下简称宁夏葡萄酒产业园区)管委会组织21家酒庄参加了这次博览会,几乎带去了本地所有葡萄酒产品。

    宁夏是我国最早种植葡萄并酿造葡萄酒的地区之一,1984年在贺兰山下的玉泉营酿出第一瓶干性葡萄酒,迈出了产业发展第一步。2003年,宁夏葡萄酒产业园区所处的贺兰山东麓葡萄酒产区被确定为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区,正式与山东、新疆等著名产区并跑。

    从“种得好”“酿得好”到“销得好”,宁夏葡萄酒产业走向世界、融入国际国内两个市场,这离不开宁夏葡萄酒产业园区的强力助推。

    去年5月,国务院同意在宁夏葡萄酒产业园区建设宁夏国家葡萄及葡萄酒产业开放发展综合试验区,促使宁夏葡萄酒踏上了追寻“紫色梦想”的快车道。于宁夏葡萄酒产业园区而言,这是挑战,更是机遇。

    走出去 禀赋优底色足

    国际高品质消费博览会是吸引各国优质企业的平台,也是汇聚国内外消费精品的盛会。此次宁夏葡萄酒产业园区多家酒庄远赴澳门,展示推介起泡、干红、干白、桃红等产品,为更多消费者认识宁夏产区推开一扇窗。

    “澳门是国际化城市,葡萄酒市场潜力大,消费者需求多样化。我们就是要紧扣市场多元化需求,架起宁夏与世界互动交流的桥梁。”宁夏葡萄酒产业园区管委会技术服务处处长穆海彬告诉记者。

    好山好水酿好酒。宁夏葡萄酒“走出去”,底色十足。

    地处北纬38度的宁夏贺兰山东麓坐拥1100米黄金海拔,常年降水少、日照时间长、有效积温高、水热系数佳、土壤通透性好、富含钙钾等矿物质,具备生产高端优质酿酒葡萄的最佳条件,是全世界公认的高端葡萄酒黄金产区。

    得黄河水生态涵养、贺兰山立地优势,世界酿酒葡萄主流优新品种表现优异。宁夏葡萄酒产业园区葡萄酒色素沉淀良好、香气发育完全、糖酸比例适中,造就了这里的葡萄酒“色泽鲜明、甘润平衡、香气馥郁、酒体饱满”的特质。

    目前,宁夏贺兰山东麓产区酿酒葡萄种植面积达52.5万亩、占全国的近1/3,是全国最大的集中连片酿酒葡萄种植区;坚持酒庄基地一体化经营、酒庄酒发展模式,现有酒庄200多家,是全国最大的酒庄酒生产基地;年产葡萄酒1.3亿瓶,接近全国的40%,产业综合产值突破300亿元。

    自治区第十三次党代会将葡萄酒产业作为农业“六特”产业之首,宁夏专门设立葡萄酒产业园区管委会,足见对葡萄酒产业寄予的厚望。

    破瓶颈 向科技要答案

    好葡萄酒是种出来的,是酿出来的,更是管出来的。

    宁夏葡萄酒因科技而兴、因创新而强,在产业发展的每一个关键节点,都把科技创新作为着力点和突破口,不断激活内生动力。

    2021年5月,国务院同意在宁夏葡萄酒产业园区建设宁夏国家葡萄及葡萄酒产业开放发展综合试验区,要求探索三产融合新技术、新模式、新业态、新平台、新工程、新政策,着力打造酿造技术研究中心等7大中心,形成一套可借鉴、可推广的特色产业开放发展经验模式,推动宁夏葡萄酒产业迈上新征程。

    综合试验区成立一年多来,宁夏葡萄酒产业园区在银川市永宁县闽宁镇布局建设了葡萄酒产业技术协同创新中心,通过引导企业、高等院校、科研机构建立和完善协同创新共同体,提升自主创新和开放合作能力。

    宁夏葡萄酒产业园区在综合试验区成立了由8名院士领衔、48名专家组成的专家委员会,已提供13条重大决策建议;持续建设2个国家重点实验室和3所葡萄酒专业学院,成立中法葡萄酒学院,为产业持续健康发展提供了有力智力支撑。

    7月6日,宁夏正式实施首批4个“揭榜挂帅”科技项目,葡萄酒产业成功占得一席。10月21日,自治区重点研发计划“揭榜挂帅”项目“葡萄酒陈酿期间橡木桶替代材料装备研制”举办启动推进会。

    橡木桶是传统葡萄酒陈酿容器,除了在一定程度上释放化学物质用以改善葡萄酒理化和感官特性外,最重要的是可以提供微氧熟化环境。在贺兰山东麓葡萄酒酿造过程中,橡木桶使用量巨大,每只价格在0.8万—2万元不等,但使用周期仅有3年左右。而且使用橡木桶后,每瓶葡萄酒的成本将增加25元左右。

    如何破题?宁夏葡萄酒产业园区向科技要答案。

    依托“揭榜挂帅”机制,宁夏葡萄酒产业园区凝炼提出了“葡萄酒陈酿期间橡木桶替代材料装备研制”项目,由自治区科技厅张榜,江南大学陈坚院士团队揭榜实施。

    “我们希望能够集聚产业创新资源,激发葡萄酒产业科技创新活力,为产业高质量发展奠定基础。”宁夏葡萄酒产业园区管委会主任黄思明说。

    建平台 谋高质量发展

    资源秉持,政策支持,科技加持,宁夏葡萄酒产业园区的葡萄酒产业实现了从“吐丝结茧”到“化蛹成蝶”的蜕变。

    特别是去年,国家葡萄及葡萄酒产业开放发展综合试验区、中国(宁夏)国际葡萄酒文化旅游博览会两大“国字号”平台落户以来,宁夏葡萄酒产业园区主动接轨国际,延伸产业链条,加强融合发展,推动葡萄酒产业跑出了加速度。

    “园区管委会始终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把贺兰山东麓作为践行‘两山’理念的‘试验田’。”黄思明强调。

    宁夏葡萄酒产业园区将发展葡萄酒产业与加强滩区治理、生态恢复结合起来,把53万亩戈壁荒滩建成了葡萄园,特别是启动实施3500亩废弃矿坑修复利用工程,将其打造成世界最大的下沉式生态型葡萄酒产业园。

    与此同时,随着落实“四水四定”、打造“绿色酒庄”、探索“深沟浅种”等系列措施,绿色成为贺兰山东麓葡萄酒产区的底色。在这里,一度消失的雪豹重现贺兰山,野生岩羊、马鹿等种群明显增加。

    环境好了,产业兴了,农民富了。

    贺兰山东麓作为宁夏主要的移民安置区域,生活着123万移民群众。据统计,宁夏葡萄酒产业每年为当地群众提供就业岗位13万个、工资性收入约10亿元,移民收入中的1/3来自葡萄酒产业。

    未来,改革创新仍然是宁夏葡萄酒产业园区高质量发展的最强音,园区将努力走出一条产品质量更高、核心竞争更强、品牌影响更广、产业融合更深、开放力度更大、生态环境更好的新路。

    “比如综合试验区建设实施的聚焦新技术、开创新模式、打造新业态、搭建新平台、实施新工程、创设新政策‘六新’工程,就是我们新一轮的改革创新重点,改革创新将为产业激发新活力、增强新动力、提升新实力。”穆海彬说。

京ICP备06005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