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翟冬冬
“作为一位小学科学老师,我特别希望我的学生能看到这部作品,这是一部属于他们的作品。看到书中的主人公,我就像看到了自己的学生。”近日,在长篇儿童小说《北斗牵着我的手》作品研讨会上,中国散文学会会长、《北斗牵着我的手》作者叶梅在听到北京市西城区育民小学教师祁蓉对本书的评价时,十分动容,“能让孩子们读这本书,认可这本书,是我最大的心愿。”她说。
《北斗牵着我的手》是一部写给孩子们的科普作品,也是我国首部以北斗卫星导航系统为主题的原创儿童小说。小说以几位主人公对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的关注为线索,表现出了当代少年儿童崇尚科学,不断成长的心路历程。
种下一颗“北斗”的种子
2020年,北斗三号全球卫星导航系统星座部署全面完成。这一由我国自主建设、独立运行的全球卫星导航系统,开始为全球用户提供全天候、全天时、高精度的定位、导航和授时服务。在北斗系统研制建设的过程中,一批科研人员秉承航天报国、科技强国的使命情怀,团结协作、顽强拼搏,实现了卫星导航系统从无到有、从有到优、从区域到全球的历史性跨越。
“《北斗牵着我的手》正是在北斗精神的指引下孕育而生的。”北京出版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康伟介绍,它在展现我国航天事业巨大成就的同时,刻画了崇尚科学、敢于追求梦想的新时代少年儿童形象。
中国编辑学会会长郝振省表示,阅读这部作品时可以感觉到科普的理念,特别是高科技的理念正在融入社会,滋养着我国的少年儿童。科技强国,强国有我,已经在一定程度上成为青少年追求的主旋律。
《北斗牵着我的手》一书的主人公之一小学生牛大冬,一直都在关注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的动态,当他看到一颗颗卫星成功发射的新闻,很激动也很受启发,立志要在北斗星上建立雷达站;因为对“北斗”的热爱,牛大冬与曾经的“冤家”同学佟星成了朋友;与妹妹马小花参加夏令营,分享“北斗”发射和应用的知识……“北斗”好像一颗种子,在牛大冬心里生根发芽。
“这部作品写的是一群追星星的人,它在科普‘北斗’知识的同时,也给小读者们种下了‘北斗’梦。”《文艺报》副总编辑刘頲认为,书中的“北斗”除了给现实世界的人们指引方向,还在给孩子们的未来“导航”,在他们心中种下一个“北斗”梦、引导孩子们关注科学现象、探索科学问题。
谈及儿童科普作品的引导作用,祁蓉也深有感触。在多年的教学中她体会到,作为科学教师,只教导学生“这是什么的年代早已过去”,身处信息时代的这一代学生,早就熟练掌握了获取信息的各种方法,而教育要做到的是激发学生兴趣,引导孩子对科学的探索。“这本书的内容,让孩子们相信,他小小的梦想在未来是可以实现的。”
谈及《北斗牵着我的手》这部作品的创作初衷时,叶梅坦言是“应时代、应孩子的召唤”创作的。她认为,一个当代作家,身处科技时代,如果仍然留守在传统的语境中,是有负于这个时代的,是缺席、失语的,如果对这个科技时代毫无了解,实际上也不可能做一个合格的当代作家。
做真正给孩子的作品
近年来,我国科技事业蓬勃发展,科学普及也逐渐深入人心。其中,儿童科普作品是儿童图书的重要组成部分。由北京开卷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发布的《2021年图书零售市场报告》显示,少儿图书市场近年来发展势头迅猛,2012年后,少儿文学码洋比重持续下降,少儿绘本和少儿科普百科比重逐渐增大;2018年后,少儿科普类图书码洋比重增幅明显,在2021年成为少儿图书第一大细分类。
“多年前,科普图书还是以硬科普为主,也就是围绕知识点展开的科普图书。现在儿童科普图书的市场占有率攀升,与科普图书表达方式的变化息息相关。”中国儿童文学研究会副秘书长陈香说,现在的儿童科普图书有着更具文学性、人文性的表达以及更具感染力的创作形态和出版方式。
《北斗牵着我的手》正是这样的一部科普儿童小说,其将科普知识融入到纯正的儿童小说创作当中,“日常化和故事化的表达方式,消解了知识的硬度。让科普读物更具感染力,易于被儿童接受。”陈香说。
作品研讨会上,数十位专家学者纷纷对作品给出了不同角度的专业评价,而其中共同提到的,是书中对于孩子们生活的描写,细节的捕捉。说到书中孩子们的“小心思、小脾气”和天马行空的奇思妙想,大家都会忍不住提及自家孩子和书中主人公的相似之处,如主人公叫爸爸为“登哥”,孩子们通过手机上的H5应用察看北斗卫星的实时数据以及同学之间的小拌嘴、好朋友竞争时的好胜心等。
“儿童文学主题创作要有对文学品质的不懈追求。一个作品虽然有科学底色,但假如仅仅是一些数字的罗列,没有从小孩的生活入手,这个作品是没有力量的。”资深出版人、作家海飞表示,《北斗牵着我的手》的这些细节刻画,不仅让全书内容和小读者的生活实现零距离接轨,也能让人感受到科学技术存在于当代儿童的日常生活之中,感受到书中描绘的故事就发生在我们身边。
该书的写作手法同样也让中国作协儿童文学委员会委员、中国儿童文学研究会副会长徐德霞印象深刻。她表示,儿童文学写作并非要一味追求“高大上”。本书的作者并不是不能把这部书写厚重深刻,但她想的是怎么能给孩子们推出一部既读得懂又能喜欢读,把文学和科学结合得相得益彰的作品。“有这样的勇气进行创作,这是我非常感动,非常敬佩的一点。”她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