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6日11时40分,在有关方面的统一部署下,双尾蝎无人机第三轮次出动,驰援泸定抗震救灾一线,实施应急通信保障,并开展灾情广域巡查,打通抗震救灾“最后一公里”,确保“生命线”畅通。
9月5日12时52分,四川甘孜州泸定县发生6.8级地震,震源深度16千米,地震造成甘孜州泸定县、雅安市石棉县部分通信受损。
地震发生后,四川省通信管理局和应急管理厅高度重视,立即依案启动应急通信保障二级响应,紧急调度四川腾盾科创股份有限公司研制的双尾蝎无人机飞赴受灾区域,执行灾情广域巡查并实施公众通信覆盖任务。当日18时40分,双尾蝎无人机飞抵磨西镇,抢险救灾指挥和受灾群众手机通信陆续恢复。截至20时,共计5600名用户接入空中基站通信网络,并第一时间收到了提醒短信。
9月6日0时,按照四川省通信管理局的统一部署,双尾蝎无人机第二轮次出动,挂载光电侦察吊舱、空中基站设备在自贡凤鸣机场起飞,执行昼夜应急通信保障任务。6日2时,双尾蝎无人机飞抵泸定县湾东村堰塞湖区域上空后,即刻实施应急通信保障,恢复受灾群众手机通信,累计为通信阻断区域2155名用户提供通信服务。同时,同步开展灾情广域巡查,监视湾东河(大渡河支流)沿岸滑坡阻塞河道情况,并将实时画面传回位于成都市的指挥控制中心,为决策部署下一阶段救援任务提供支持。11时40分,双尾蝎无人机又开始第三轮次出动。
记者了解到,今年2月,四川省通信管理局启动“大型高空全网应急通信无人机平台”项目,并于7月在海拔4238米的甘孜康定机场使用双尾蝎无人机,完成了全球首次“高海拔”地区、“无信号”区域等复杂自然环境与真实应急条件下,无人机搭载空中基站实现全网应急通信的“实战”测试。
该公司相关负责人介绍,此次驰援抗震救灾的双尾蝎无人机,翼展20米、机长10米、机高3.1米,最大航时35小时、最大航程7000千米、最大升限10000米,最大速度280千米/小时,是全球首创的双发大型高端无人机系统。目前,已多次完成单网、全网应急通信技术验证、飞行测试和实战保障。
双尾蝎无人机优异的空中性能为大型应急通信工作的部署与展开提供了充足的保障,也让快速响应、跨区域与不间断的空中支援成为现实。双发动机极大提高了无人机的系统可靠性和飞行安全性,使无人机在高原与海上的部署能力、复杂气象条件和复杂地理环境的适应能力等方面保持显著优势。双发电机的配置,确保无人机能够为全网通空中基站或者其他任务载荷提供充足的供电能力。
“这些特点也使得双尾蝎无人机特别适用于应急通信领域。”前述负责人说。
截至发稿,双尾蝎无人机仍在受灾区域上空执行公众通信恢复和受灾情况、救援情况广域巡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