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09月07日 星期三
震区多为高山峡谷
专家提醒防范次生灾害
◎本报记者 张盖伦

    四川甘孜州泸定县发生6.8级地震后,当地的情况牵动人心。9月6日,科技日报记者从中国地震局了解到,中国地震局已派出160余人现场工作队,开展地震监测、烈度评定、震害调查、震情跟踪、科普宣传等工作,并协助和指导地方政府做好应急处置工作。专家提醒,此次地震震中泸定县地处青藏高原东部边缘,高山峡谷地貌形态突出,地形变化差异大,而地震震区也多位于高山峡谷,要注意防范和应对地震次生灾害。

    中国地震灾害防御中心副主任、研究员吴健指出,本次地震的震中位于地震区划图的8度至9度地区,属于高烈度区。本次地震震级较大,震区多为高山峡谷,叠加强烈的地震动地形效应等不利因素,震中附近的农村地区,尤其是位于陡坡和山谷地区的农民自建房屋,可能出现较为严重的倒塌,造成一定人员伤亡。

    同时,地震诱发的严重地震滑坡、崩塌等地震地质灾害也为应急救援带来不小挑战。吴健表示,震中附近地区高山峡谷地形是地质灾害高发地区,也是造成较严重的人员伤亡和基础设施破坏的重要原因。由于滑坡、崩塌的发生可能具有一定的滞后性,如降雨可能引发泥石流,现场应急救援人员要高度警惕,确保自身安全。

    中国灾害防御协会副秘书长、灾害科普委员会主任邹文卫分析,易发生地震次生灾害的区域主要有两大类:第一类是在山崖旁边、冲积扇地区、山大沟深处、大江大河堤岸处、平坦的湖边及岸边,这些地方在地震时容易产生滑坡、崩塌、地陷、地裂、不均匀沉降、堰塞湖、泥石流等次生灾害。第二类是软弱土、液化土地区,条状突出的山嘴,高耸孤立的山丘,陡坡、陡坎,河岸和边坡的边缘,结构性裂缝地段,以及成因和岩性不均匀的土层(含古河道、疏松的断层破碎带、暗埋的塘滨沟谷)等,这些地方在地震时容易产生地表塌陷、沙土液化、错动和裂缝等次生灾害。

    如遇到地震或者震后发生次生灾害,邹文卫提醒,要迅速环顾四周,向较为安全的地段撤离。具体来说,要根据不同的野外环境,采取以下措施:

    以岩石为主的山体可能引发山崩和滚石,要沿着与岩石滚动方向相垂直的方向跑,切不可顺着滚石方向跑;也可躲在结实的障碍物下,或蹲在地沟、坎下。注意一定要保护好头部。

    以沙土为主的山体可能引发滑坡,要尽量躲开山体陡峭或沟谷之处,向地势平缓处转移。

    如果在水边,要赶紧向地势较高的安全地方转移,以防地震造成上游水库溃坝形成的洪水。如在湖边或水库等大面积水泊附近,地震时也要迅速转移远离水边,以防地震引发的山崩滑坡涌入水库,造成水体涌动形成的涌浪。

京ICP备06005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