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09月07日 星期三
“大国良师”支撑世界上最大规模教育体系
◎本报记者 张盖伦

    教师是立教之本、兴教之源。9月6日,在第38个教师节到来前夕,中国教育学会原会长钟秉林在教育部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分享了他的切身感受:经过10年的不懈努力,教师队伍建设发生了质的飞跃,在打造高素质、专业化、创新型教师队伍的道路上迈上了新台阶,有力支撑起了新时代教育更高质量的发展。

    根据教育部数据,我国专任教师总数从2012年的1462.9万人增长到2021年的1844.4万人,增幅达26%。各级各类教师素质不断提升、结构不断优化。这支规模宏大的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成为支撑世界上最大规模教育体系的“大国良师”。

    教育部教师工作司司长任友群表示,面向未来,要写好高质量教师队伍建设这篇新文章,其中一个章节,就是“强师篇”——实施好新时代基础教育强师计划,开展名师名校长培养工作,打造好职业教育“双型师”队伍,强化高校人才队伍建设,推进教师数字化学习。

    任友群透露,今年将开展4年一次的国家级教学成果奖评选工作。今年增加了奖励名额,增幅达到47%,对整个教育战线起到了极大的激励和鼓舞作用;优化了奖项设置,单列研究生教学成果奖,回应了全社会对研究生教育在培养创新人才、服务经济社会等方面的重要关切;还倾斜支持一线教师,激励广大教师产生更多更高水平的教育教学改革实践成果。

    在基础教育阶段,实施“新时代中小学名师名校长培养计划”。帮助名师名校长实现专业再发展,成为教育家型卓越教师校长,带动更大范围内的教师校长共同成长。新周期的计划,一方面要落实国家教育数字化战略行动,为名师名校长建立线上工作室;另一方面要在国家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设立帮扶实践点,使名师名校长在服务国家重大战略的过程中,更新教育理念,厚植教育情怀;同时,要在“双名计划”的示范引领下,带动省市县各级协同联动,建立起国家、省、市、县层级发展、晋升有序的名师名校长培养体系。

    在中小学,还要完善岗位设置管理。任友群说,各地结合教育事业发展需要和教师队伍建设要求,要适当优化调整高级教师岗位比例,拓宽教师职业发展通道。教育部也支持乡村中小学设置“定向评价、定向使用”的教师中高级岗位,不占各地专业技术岗位结构比例,缓解乡村中小学招人难、留人难等问题。

    在高校教师队伍建设方面,任友群特别提出,要推动高校扩大博士后招收培养的数量,将博士后人员作为补充师资的重要来源;深化高校教师职称制度改革,推动高校完善评价标准,创新评价机制,实施分类评价,充分激发高校教师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要“强师”,也要有高水平教师教育体系。目前,我们建立了以215所师范院校为主体、510所非师范院校共同参与的中国特色教师教育体系,实现了由原来的“中师、专科、本科”三级教师教育向“专科、本科、研究生”三级教师教育跃升。基础教育教师培养培训成效显著,职业教育“双师型”队伍建设加快推进,高校教师发展体系不断加强。

    钟秉林表示,教育事业面临高质量发展、数字化转型等新的机遇与挑战,实现教育现代化、教育强国建设目标,需要持续不断地加强高质量教师队伍建设。“对此,我们充满期待。”他说。

    (科技日报北京9月6日电)  

京ICP备06005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