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07月25日 星期一
保障“脸安全”,坚持“最低必要”原则很重要

【时评】

◎胡一峰

    不知从何时起,“刷脸”成了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内容。上班进单位、下班回小区,“刷脸”通行;注册网站、打开应用程序(App),“刷脸”认证;购物付款,吃饭买单,“刷脸”结账……靠“脸”吃饭的日子,带来了许多便捷,免去了携带各种卡证、输入密码的麻烦;对于老年人而言,还可以避免忘记认证信息等问题。但是,“刷脸”也引发了一些新的问题。比如近期一起疑似因人脸识别漏洞引发的银行账户资金盗刷案件备受关注。有人银行账户里的钱不翼而飞,有人快递柜里的物品莫名消失,都因为“脸”被人盗用;有人在不知情的情况下被盗取了面部信息,还有人在使用手机软件、银行系统等时不得不违心地献出自己的“脸”。诸多“丢脸”“偷脸”“抢脸”事件,在人们心里投下了阴影,让人们对方兴未艾的人脸识别技术产生了忧虑。

    从技术发展的历史来看,任何新技术在社会生活中的广泛应用,总会带来或多或少的不适感。这就像我们穿上新鞋后需要一个磨合时期,才能走得更加舒适,但没有人会因为新鞋挤脚就把它扔掉。人脸识别技术也是如此,应当继续改进,但不可因噎废食。它在快速发展和广泛应用过程中暴露出漏洞,引起人们警惕、反思,并作出有针对性的改进和调整,这本身是促进技术更加成熟、更具适用性的磨合过程。而技术一旦付诸应用,就表现出强烈的文化和社会属性。在技术和社会的磨合过程中,不仅需要技术层面的创新和突破,也需要社会层面的制度建构和文化层面的心理和行为调适。

    因此,解决“刷脸”难题,需要多方共同努力。从科技研发方面来说,应针对暴露出的问题加强攻关,为用户提供准确性和安全性更高的人脸识别技术,在技术运用中真正做到“真刷脸”“刷真脸”,杜绝仅凭一张照片就打开了千万把锁的现象。信息采集方则应坚守“最低必要”的原则。采集人脸信息的前端设备,是一切人脸信息的源头。在场景化程度不断提高的生活中,人脸大概是人体最易识别又最易暴露的部分,也由此备受信息采集设备的青睐。2021年央视3·15晚会曝光人脸采集滥用的节目中,有一家提供人脸识别技术的公司网络中就存了“至少上亿张”的人脸信息。这些被采集的信息,一旦缺乏严格的保存和规范的使用,便会成为“假脸”泛滥、为害人间的源头。为此,监管部门应考虑在现有个人信息保护法规的基础上,对“脸”高看一眼,制定更加明晰详细的规定,引导和规范信息前端采集环节,对于包括人脸在内的用户生物信息,做到非必要不采集。

    对于普通用户而言,则应加强“护脸”意识,加强警惕和风险防范意识,提升在场景化、媒介化社会的生活技能。对于绝大部分人而言,一辈子只有一张脸,一旦被“丢失”,很难“挂失”更无法“补办”。因此,在设置认证、登录或支付密码时,应尽可能使用可随时修改的信息,从保障“脸安全”做起,让生活变得更加安全、更加美好。

京ICP备06005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