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07月14日 星期四
表里山河展新颜 山西迈出转型升级新步伐
◎王海滨 实习记者 王 怡

①山西晋煤集团蓝焰煤层气公司的一口采气井在采气
②工作人员在山西蓝焰煤层气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武乡南区块一处钻井现场操作设备
③山西晋煤集团寺河煤矿上庄瓦斯抽放站工作人员在巡检
新华社记者 曹阳摄

【跨越新引擎】

    提到山西,绕不开的一个话题就是煤。长期以来,山西兴于煤,却也困于煤,一煤独大导致产业单一。建设国家资源型经济转型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是党中央赋予山西的一项重大任务,也是山西实现转型发展的关键。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三次到山西考察调研,对山西寄予了厚望,“路子对了,就要坚持走下去,久久为功,不要反复、不要折腾。希望山西在转型发展上率先蹚出一条新路来。”

    作为全国能源重化工基地,山西扛起了保障国家能源安全的重大责任。2021年,山西煤炭产量达到11.9亿吨,克服困难全力做好16个省区市煤炭保供工作,发送电煤4356万吨,合同完成率106.15%。圆满完成国家下达的保供任务,彰显了煤炭大省的责任和担当。

    近年来,山西统筹抓好煤炭清洁低碳发展、多元化利用、综合储运这篇大文章,大力推动煤电机组节能降碳改造、灵活性改造、供热改造,布局并推进一批特高压及外送通道重点电网工程……

    2022年2月,山西省委十二届三次全会提出,山西省要坚定担起保障国家能源安全的职责使命,全力推动转型升级,纵深推进能源革命综合改革试点,采取一系列有效措施加强能源供应保障,为国家能源安全贡献“山西力量”。

    抢占“智”高点 升级大型矿用装备

    “这个机器的身上安装了很多传感器,因此它就像有了眼睛一样,能在井下遇煤采煤、遇石避让……”近日,在太重集团煤机有限公司采煤装备车间内,该公司技术中心主任王雪松这样介绍他们自主研发的MG2660智能采煤机。

    MG2660智能采煤机机长16.9米、高6.4米、自重166吨,通过4个滑靴在刮板输送机上的支撑和滑动,可实现在矿井下行走。它的两只摇臂就像两条胳膊,而悬着的滚筒相当于两只利爪。摇臂将动力传递给滚筒,驱动滚筒高速旋转对煤层进行截割。

    “智能化”是其最大的特点。王雪松介绍,MG2660智能采煤机还具有“煤岩识别技术”,可对地下煤层进行自动识别。如果无法自动识别煤层,就会导致开采时煤石俱下,不但影响煤炭质量,还会损毁设备,使煤矿停工。

    依托于太原重型机械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太重集团)的矿山采掘装备及智能制造国家重点实验室,按照“技术市场化、市场技术化”原则,太重集团煤机有限公司把科技创新摆在核心位置,结合智慧矿山、绿色矿山的发展趋势,使智能智造成为推动我国大型矿用装备跨越式发展的新引擎。

    “现在,智能化的采煤装备成了助推山西转型发展的新亮点。”太重集团煤机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陈于说。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山西正努力从“制造大省”迈向“智造强省”。煤机制造产业依托5G、数字化、云计算等先进技术,开启了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集群化、服务化的新业态。

    在山西,太重集团只是制造业转型升级的一个缩影。还有很多企业坚持以技术创新为引领,将关键技术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不断开创煤炭产业全方位推动高质量发展新局面。

    转化科研成果 为产业增势赋能

    煤锁气是指煤化工加压气化工艺中由煤锁泄压释放的煤气,其中含有少量焦油和粉尘,不经处理直接使用会导致后续工段堵塞,造成环境污染和资源浪费。

    如何减少污染、降低能耗?中北大学在煤化工领域独辟蹊径,利用超重力旋转填料床捕集气体中尘粒的技术,达到净化气体的目的。

    什么是超重力?超重力为何会有如此神奇的效果?

    中北大学教授刘有智介绍,所谓超重力,指的是在比地球重力加速度大得多的环境下物质所受到的力。一种简单实现超重力环境的方法,就是通过旋转产生离心力。

    科技成果只有走出实验室,进入工厂,走向市场,才能真正地转化为生产力。

    中北大学经过近10年的研究积累,研发了系列超重力捕集器,形成了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细颗粒物湿法捕集成套技术与工艺。与传统湿法相比,该技术的关键技术指标实现重大突破,湿法捕集细颗粒物有了专门的技术。并且该技术已在山西、河北、贵州等地的多家企业进行了工程示范。

    2022年5月,山西省下发《山西省提升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服务行动方案》(以下简称《方案》)。

    《方案》指出,山西将持续凝练重大科研攻关项目清单,采取“揭榜招标”“赛马制”等方式集聚国内外创新资源,着力突破一批关键核心技术和共性技术,努力形成一批标志性重大科技成果;同时,建立省、市、县科技成果转化对接机制,并推动科技成果使用权、处置权和收益权“三权下放”。以高校与企业共建产业技术研究院为契机,探索推动建立校企合作深度融合协同机制;打造全省域科技成果转化的示范工程和服务中枢,着力解决科技成果转移转化中信息不对称的问题。

    抢抓“双碳”机遇 争做绿色发展“模范生”

    作为典型的资源经济、高碳经济省份,山西能源消耗和碳排放都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为实现“双碳”目标,自2021年以来,山西煤炭产业探索适合自己的路径,深化能源革命综合改革试点,研究碳达峰山西实施方案,推动能源结构优化,有序落实节能指标……从政府到科研单位再到企业,都在为“双碳”目标贡献自己的力量。

    山西省在2012年成立煤与煤层气共采山西省重点实验室,2015年经科技部批准,该实验室成为第三批企业国家重点实验室。这一科研机构致力于煤矿瓦斯治理与煤炭高效协调开发技术创新,在煤与煤层气共采方面蹚出了一条行之有效的创新之路。

    截至2021年底,山西晋能控股集团的瓦斯发电装机容量规模达到325.4兆瓦,机组全年有效利用小时达7000余个,年利用煤矿瓦斯近9亿立方米。特别是该企业建成的亚洲最大的寺河120兆瓦瓦斯发电厂,是我国煤炭行业最大的CDM(清洁发展机制)建设项目,碳汇减排收入折合人民币近7亿元。

    昔日煤炭开采过程中最大的安全隐患来源——瓦斯,如今却实现了高效综合利用。这一转变正是山西省能源生产绿色转型的生动写照。

    在山西,煤炭产业的高质量发展,对于实现能源革命的战略目标意义重大。山西省立足于破解能源产业发展的关键技术瓶颈,大力推进能源关键技术研发,全面推进煤矿绿色智能开采。目前全省的所有煤电机组均已完成超低排放改造,共退出煤炭过剩产能1.5亿吨,煤炭先进产能占比达到68%,煤炭供给质量得到了有效提升。

    从“一煤独大”的一元格局到“齐头并进”的多元支撑,从“黑色”产业到绿色发展,山西正在高质量发展的道路上奋力迈进。

京ICP备06005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