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05月24日 星期二
春耕春播圆满完成 气象精细化服务“功不可没”
◎刘 倩 叶奕宏 本报记者 付丽丽

    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当前,全国已春播粮食7亿多亩,占意向面积七成多,进度快于去年同期。

    5月20日,全国夏收气象服务全面启动,为上一阶段的春播工作画上圆满句号。

    春季农业生产全系全年丰收,气象部门提前部署,加大科技投入,强化新技术新手段应用,分区域、分作物、分灾种、分环节实施精细化农业气象服务,为打好全年粮食生产“第一仗”,筑牢粮食安全“压舱石”贡献气象力量。

    科技“壮苗” 智慧耕作促弱转壮

    粮食连年丰收,并非高枕无忧。“年前,这里的麦田还是‘一根针’,浇水施肥后,一天一个样。”河南省鹤壁市浚县农技推广站站长耿利宾说。2021年夏天,浚县在暴雨洪涝中受灾严重,接着又受罕见秋汛影响,导致部分冬麦区渍涝灾害比较突出,冬小麦播种明显推迟,冬前积温不足,晚弱苗比例较大。

    今年入春以来,帮助冬小麦“促弱转壮”成了农业气象人员的头等大事。为让小麦“吃”上定制“营养餐”,今年,卫星遥感成了监测冬小麦苗情的“火眼金睛”。

    4月6日,在一片绿油油的麦田里,安阳市汤阴县农业气象人员忙着测量小麦种植面积,为冬小麦分布卫星遥感监测评估业务收集检验样本。气象部门四级联动,首次应用卫星遥感技术对冬小麦分布情况开展监测评估业务,监测产品的空间分辨率达30米,动态掌握小麦长势、土壤墒情,为科技“壮苗”支招解忧。

    不仅在河南,放眼冬小麦主产区,严重秋汛导致的晚播是各地共同面临的新挑战。陕西气象部门成立气象科技服务小分队,利用多源卫星数据开展冬小麦长势(苗情)监测精细化业务服务;山西气象部门组建“1+11”春管气象服务团队,实现“专班专人专报”,专人负责春管气象服务。

    战“疫”春耕两不误 因地因时施策

    3月初,疫情犹如一场“倒春寒”来袭,粮食大省吉林按下“暂停键”。春耕在即,农事不待。

    面对疫情带来的新挑战,农资、农具“兵马”未动,气象服务线上先行。吉林省气象部门与农业农村厅通过省防疫健康码“吉事办”栏目每天联合发布春耕春播提示;组织系列线上培训按需送“餐”。

    “自从关注了气象局的微信公众号,每天根据气象信息播种,让我们老省心了。”吉林省扶余市新万发镇农户白希文说,早在降水到来前,就完成了全部大田玉米的播种,现在正在给花生覆膜。

    “苗真好,一点儿也不缺苗!”在黑龙江绥化市庆安县,东禾水稻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联社负责人寇红专看着黑土地上最早插下的稻秧,喜形于色。

    在气象部门指导下,当地农户尝试采取水稻超早钵育栽培技术提前育苗,比中熟品种提前了15天。这相当于“抢”出了足够的积温,最大程度满足了水稻生长的热量需求,加速了育苗进程。

    这只是精细到格点的农业气象服务在黑土地上的剪影之一。面对粮食生产新形势新要求,国家气象中心搭建中国农业气象业务系统,逐日向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气象局下发滚动更新的格点化农用天气预报指导产品,为东北地区因地制宜开展分区域、分作物、分灾种服务保障提供支撑。

    对黑土地而言,除了持续稳住粮食“压舱石”以外,今年还必须扮演好两个重要角色——大豆“补短板”扩种任务的“主力军”。玉米产量的“稳压器”。各地气象部门出实招,为农户及时科学调整种植结构、增产稳产提供科技支撑。

    “种玉米还是种大豆,气象专家的话给了我下决心的勇气。”黑龙江省海伦市农民邵广金一直在两种作物间纠结,是气象专家告诉他当地气候条件适合大豆播种,让他果断做出了选择。

    “气象部门帮我们迅速确定了适宜种植大豆的区域,有利于全面推进复合种植模式。”内蒙古自治区兴安盟农牧业技术推广中心主任张金锁说。

    今年,内蒙古自治区350万亩大豆清种扩种及160万亩复合种植任务已逐级分解到各地。兴安盟气象局根据复合种植的紧迫需求,对近30年生长季的农业气象条件和大豆种植气候区划数据进行分析,提出大豆扩种建议,解了燃眉之急。

京ICP备06005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