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05月24日 星期二
华中科技大学电气与电子工程学院:
党建引领 激发世界顶级强磁场

【党旗在基层一线高高飘扬】

◎本报记者 吴纯新 

  通 讯 员 王潇潇

    作为强磁场科学、技术及应用研究的国家级大科学平台,华中科技大学国家脉冲强磁场科学中心(以下简称中心)从无到有、由弱变强,每一次突破都离不开党员科研突击队。自成立以来,始终将党建工作融入科研事业全流程,润物细无声。

    目前,该中心教职工中,绝大多数是党员。党建与科研目标同向、部署同步、工作同力,融合发展促进该中心开放运行、科学研究、人才培养等各项工作又快又好发展,“红色磁场”服务全球的吸力更强。

    科技自立自强的“党员突击队”

    强磁场是现代前沿科学研究必需的极端实验条件之一,近40年来,已产生与之相关的诺贝尔奖10项。而建设脉冲强磁场设施是获得高强磁场的最有效手段。

    “把承担国家任务视为己任,将国家使命与个人价值相统一。”华中科技大学电气与电子工程学院院长助理、中心党支部书记吕以亮说,2007年保送研究生时,便结缘“强磁场”,跟随导师参与设施建设全过程。

    一切从零开始,中心设备每一块电路板设计图、每一个零件都得自己绘制和安装调试。

    脉冲磁体是脉冲磁场设施的核心部件,其绕制工作十分严苛,没有“回头路”。磁体系统负责人彭涛,作为支部党员,常常“泡”在实验室,带领团队手工缠绕磁体。两人一组绕线,将一根根直径不到一毫米的材料丝,重复动作上万次,且不容一丝差错,让我国磁体技术位列世界顶级。

    因绕线所用的环氧树脂材料气味刺鼻且对人体有害,彭涛和同事们要穿上密不透风的防护服和防毒面具,一到夏天,几小时工作下来,全身像被雨水淋过一样。

    “技术上层层突破,党员带动作用是关键。”华中科技大学电气与电子工程学院党委书记陈晋表示,党员在磁体、电源、控制、测量等各系统攻关中发挥先锋作用,破解创新难题。

    党员王俊峰,作为电输运实验站负责人,刻苦钻研,让电输运测量精度达到国际最高水平;党员施江涛,作为安全保障部负责人,事无巨细,确保设施运行过程中未发生一例安全事故。

    2018年11月,中心实现兼具高场强和高平顶稳定度的64T脉冲平顶磁场,刷新脉冲平顶磁场强度世界纪录,并实现45T/50Hz(赫兹)的超高重频磁场,将国际同类磁场重复频率提高2个数量级。2019年,中心团队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

    世界强磁场的“红色领航员”

    “我们的科研任务与党和国家的发展目标完全契合,从事这项工作就是一种使命感召。”中心党支部前任书记、中心常务副主任韩小涛说,日常党建活动中,对党员和非党员科研人员,采取同一标准、统一学习方式,让大家耳濡目染,自觉地将个人价值与国家使命紧密相连,激发团队使命感、责任感和荣誉感。

    针对队伍结构年轻,高学历、高层次人才多,且多数具有海外学习和工作背景等特点,中心党支部不断探索党建工作新机制、新形式、新方法。

    多次邀请学院老一辈党员、中国工程院院士潘垣与中心教职工一起进行政治理论学习,彰显共产党员先锋模范和学科带头人作用,以其优秀品质,时时树立典范,让老一辈科学家的人生经历和科研感悟引导青年教师潜心科研、报效祖国。

    同时,中心强化党建引领人才工作,先后引进国家人才计划专家12名,培养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4名,一批年轻的党员(副教授、教授)成为中心建设中坚力量。

    在中心党支部领导下,积极推动脉冲强磁场设施开放共享,用优质的服务为国内外用户开展科学研究保驾护航。截至2021年底,设施累计开放运行65593小时。目前,设施的开放机时数、课题数、成果产出等运行指标已超过美国、德国同类设施,开放共享水平跻身国际一流。

    该中心主任李亮教授表示,“十四五”期间,脉冲强磁场设施优化提升项目即将启动建设,将坚持以党建为引领,带领全体师生凝心聚力、攻坚克难,努力建成全球规模最大、最具国际影响力的脉冲强磁场科学中心。

京ICP备06005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