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习科技创新重要论述】
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反映到生活中就是一餐一食。从“粮食”到“食物”再到“大食物观”,这是一个与时俱进的观念转变,也是一个内涵丰富的观念创新。
这要求我们要尽快从传统的粮食观中走出来,通过逐步树立和科学构建“大食物观”,让粮食安全更稳固、食物营养更全面、食物生产更低碳、食品科技更未来、“食育”教育更普及,从而牢牢守住人民群众的“舌尖幸福”。
“大食物观”夯实“大国粮仓”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粮食多一点少一点是战术问题,粮食安全是战略问题。我国14亿人口消耗量巨大,粮食需求仍呈刚性增长态势。我们要做好长期性准备,始终立足自身抓好粮食生产,保证粮食供给及安全。
筑牢粮食安全保障是树立“大食物观”的基石。树立“大食物观”首先要关注三个问题。
确保耕地安全。近年来耕地乱象仍屡禁不止,必须坚决遏制耕地“非农化”、防止“非粮化”,同时要解决好耕地以次充好、以差补优问题,把土地用好养好。
保障种子安全。农作物种业是国家战略性、基础性核心产业,虽然我国主要农作物良种基本实现全覆盖,但一些品种、领域和环节仍存在过度依赖“洋种子”的危险,必须坚持农业科技自立自强,抓好种业创新,实现种源自主可控,把农业“芯片”紧紧掌握在自己手里。
拓展食物资源。当前,老百姓的食物需求日益多样化,要以“大食物观”来回应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因此,要积极向耕地、草原、森林、海洋要食物,向植物动物微生物要食物,全方位多途径开发食物资源。
“大食物观”瞄准“双碳”目标
“大食物观”是我国传统食物观的发展和演进,也是构建更加绿色、更加生态、更可持续的大食物生产观,更是解决目前传统食物制造过程中某些高能耗、高水耗、高排放和高污染等产业核心瓶颈,助力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的关键。
如何应对与突破?
重点开展微波、红外、太阳能等食品制造过程新型能源替代技术开发。
重点开发新型物理—生物制造与大型智能化加工技术,突破节能干燥、新型杀菌、适度加工、超微粉碎、分离萃取、冷冻冷藏、绿色包装等绿色加工、低碳制造核心技术与装备。
重点发展食品智能装备、食品工业机器人等领域,实现食品制造关键工序智能化、关键岗位机器人替代、生产过程智能化控制等关键技术装备及产业化示范,有效支撑粮油食品、畜禽食品、水产食品、果蔬食品、传统特色食品等食品制造产业技术大幅升级。
“大食物观”托起“营养健康”
“大食物观”提出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是顺应人民群众食品消费结构的变化趋势,确保民众吃得安全健康、营养均衡。
进入新时代,食品消费由数量型向质量型转变纵深推进,城镇居民更倾向于购买低脂肪、高蛋白的动物性食物。
城乡居民对加工食品的消费需求的上升更多地体现在对安全、绿色、营养的加工食品需求量的增加。
一方面,“大食物观”要求政府和企业推动农产品与食品产业高质量、差异化发展,从供给端发力来满足人民群众对食品多样化、精细化、营养化、生态化的需求;
另一方面,“大食物观”要求从需求端发力推动食品消费方式与业态更新,为匹配食品消费新结构赋能。
“大食物观”洞见“未来食品”
构建“大食物观”离不开未来食品技术的革新,这也是未来食品生产重点攻关、抢占前沿高地的关键领域。
如建立基于微生物蛋白高效生物制造的食品蛋白资源供给体系,对保障国家食品蛋白供给安全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地位。
树立“大食物观”也将进一步推进我国抢占全球未来食品技术制高点,颠覆传统种植与养殖业的生产新模式,引领未来食品产业和细胞农业发展。
它既要求利用未来食品技术,特别是食品合成生物技术,通过工厂发酵生产替代传统种植和养殖生产方式,突破大规模、低成本、可持续的蛋白质、淀粉和油脂等食品原料高效制造,实现“农业生产的工业化”。也要求未来食品技术切实保障食品的高质量供给。针对影响食品质构、风味与营养的重要食品配料和食品功能因子,建立生物制造技术,助力食品精准营养与智能制造。
“大食物观”呼唤“食育教育”
倡导“食育”理念、宣传膳食营养与健康知识,是有效树立和科学构建“大食物观”的保证。
目前“食育”教育在我国还处于初始阶段,突如其来的疫情,也让我们意识到“食育”教育更加迫在眉睫。
树立“大食物观”还需要国家、学校、家庭以及全社会在推进“食育”教育中有序引导。
要加强“食育”教育立法。借鉴日本等先进经验,在条件成熟时及时颁布实施具有中国特色的“食育法”“食育计划”,强化全社会“大食物观”的共识。
要加强“食育”科普传播。发挥主流媒体作用,传递营养健康知识,构建社会化“食育”科普工作大格局。
要加强“食育”课程设置。围绕“食育与知识”“食育与健康”“食育与文化”“食育与科技”等内容构建“食育”课程体系,把“食育”课程引进到小学、初中、高中、大学等不同学段,逐步在学生中引导树立“大食物观”。
(作者系中国工程院院士、江南大学校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