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12月14日 星期二
他一心扑在青稞上
——追记全国敬业奉献模范尼玛扎西

◎本报记者 张盖伦

    “老师逝世一周年,满心不舍,愿天堂没有忙碌。”今年9月5日,西藏自治区农牧科学院达瓦顿珠博士发了条朋友圈。

    他口中的老师,是西藏农牧科学院原党组副书记、院长尼玛扎西。

    忙碌,是尼玛扎西生前的关键词。他是在做第三次全国农作物种质资源普查与收集的途中遇到车祸去世的,年仅55岁。近日,他被追授为全国敬业奉献模范。

    尼玛扎西给人的印象是儒雅、随和。他常年蓄着胡子,戴着眼镜,眼神沉静。尼玛扎西的哥哥评价,弟弟瘦瘦小小,但扛了很多东西。

    他是主心骨、定盘星。西藏农牧科学院的人说,总感觉只要有尼玛扎西在,就没有什么问题解决不了。

    这些年,尼玛扎西一心扑在青稞上,为西藏农业的高质量发展,熬尽自己。

    青稞,禾本科、大麦属植物,在藏区老百姓生活生计中有着特殊的意义。它是藏区人民的主食、燃料和牲畜饲料。

    但西藏耕地面积少,要让青稞长得好,还得靠农业科技人员育良种、找良法。

    尼玛扎西是西藏百万翻身农奴的后代。这一辈,家里兄弟姐妹五个,他排行老三,是唯一上了学的孩子。

    1999年,尼玛扎西成为西藏农牧科技界首个藏族博士。他耗时20年培育的青稞品种藏青2000,和之前的生产品种相比,每亩增产25公斤以上。如今,它已成为西藏的青稞主导品种,占青藏高原青稞种植面积的40%以上。

    青稞育种,和其他作物的育种一样耗时漫长。而且,藏区一年一熟,杂交出的品种,是成是败,一年也只有一次机会。

    今年不行,下一年再来。“只有在试验地里踏出一条路来,才能鉴定出真正需要的品种。”尼玛扎西说,蒙一下,碰个运气出成果的概率是很低的。

    尼玛扎西在青稞育种上取得的成绩是惊人的:他带领团队先后培育出适于青藏高原不同生态区的青稞新品种16个,研制了12项西藏农作物标准化栽培技术,为西藏自治区粮食总产量突破100万吨作出了重要贡献。

    他被称作“青稞领域的袁隆平”。

    尼玛扎西了解青稞,也了解青稞对藏区的重要性。他曾强调,光实现青稞增产还不够,老百姓还得增收。要增收,就必须提高青稞产品的附加值。

    从种质资源的鉴定筛选到青稞的起源进化、高原适应性机制研究再到青稞育种、栽培技术和加工技术研究……围绕青稞全产业链,尼玛扎西都作了全面部署。

    “他对青稞的理解远超一般人。”提起尼玛扎西的洞察力,团队内的科研人员仍深感钦佩。

    尼玛扎西带领的课题组,在国际期刊上发表过多篇高质量论文。不过,还有更多的论文,写在了田间地头。

    他常常下乡。就算当了领导,成了院长,他还是会下地里去。他常跟科技人员说,做三农工作,要热爱农民,把农民当自己的亲人,把土地当自己的土地;要把复杂的技术简单化,让农民一听就懂,一用就灵。

    西藏农牧科学院统计,尼玛扎西每年下乡100余天,行程2万多公里。

    陪尼玛扎西下乡,也算是“苦差”——他太细致了。

    藏民习惯带着糌粑、土豆下地干活。要是到了饭点还没忙完,尼玛扎西就分着吃几块村民带的干粮,喝点水对付一顿。就算正儿八经吃饭,他也是去附近的小饭馆随便扒两口。尼玛扎西总想着,要留出足够的时间,在田里,和农民在一起。

    大家也会去西藏农牧科学院找他。他们说,尼玛扎西的办公室,“是门槛最低的厅局级领导的办公室”。

    不用有他电话,不用提前预约,直接来就行。所以,院长办公室门口总是很热闹。只要尼玛扎西有空,不管之前打没打过交道,他都耐心接待。这一接待,常常就过了饭点。

    同事哽咽着回忆:“我没见院长准时吃过一顿饭。”

    尼玛扎西有糖尿病,近年来已经愈发严重,最忌饮食不规律。“我最操心的就是他的身体。他脑袋里除了工作,什么都没有。只有工作,工作,工作。我不知道该怎么去说他。”尼玛扎西的妻子拉琼讲到这里,眼泪也流下来。

    把几乎所有时间都给了工作的尼玛扎西走了,那一直亮到深夜的院长办公室的灯,暂时灭了。

    但是,他耗费巨大心血建立的团队,培养的人才,还扎根雪域高原,在继续奋斗。

京ICP备06005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