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11月05日 星期五
他让实战成果反哺课堂教学
◎廉 鑫 胡宝玉 本报记者 张 强

军中典型

    让课堂对接战场,把战场“搬”进课堂,一直是陆军炮兵防空兵学院南京校区某教研室副主任季晓松钻研和努力的方向。他常常深入军事斗争最前沿,将学到的最真实的战法、训法“反哺”教学主阵地,产生了意想不到的“化学反应”。

    “心跳115,高压162,低压117,快——立即供氧!”

    “停下,我要再坚持一会儿……”

    前不久的一天,西藏军区某部连卫生员小毛正准备给第一天上高原代职的陆军炮兵防空兵学院南京校区某教研室副主任季晓松开通供氧,却遭到季晓松挥手拒绝。小毛顿时愣住,他还是第一次遇到高原反应出现生命危险却还要继续坚持的“病人”。

    “再坚持坚持,我要让身体习惯这种缺氧状态,尽快适应高原,尽快投入工作。”躺在用砖头支撑起的简易小床上,剧烈的头痛和急促的呼吸让季晓松辗转反侧难以入眠。但也就是这一“扛”,使他以最快速度适应了高原环境。

    “海拔高,斗志应更高;空气缺氧,但精神不能缺氧。”代职结束,季晓松回到学院走上讲台,讲授的冷武器理论课充满胜战的温度和激情。

    三尺讲台连着一线部队

    博士也是战士,战士就该上战场!

    还记得那次代职的第二天,身体稍稍转好的季晓松再次拒绝休整提议,立即走上海拔4500多米的点位,跟随部队官兵遂行相关任务。

    “季主任,这些装备刚列装到位,我们还不知道怎么操作……”上山就遇“拦路虎”,考验又添新情况。看着部队官兵急切的眼神,他立即放下背囊,对这批新型武器装备的操作使用进行研究。结合教学实践,季晓松很快破解了新装备性能特点和操作要领。

    作战任务地形复杂、开阔地少,装备展开有不少困难……季晓松随即进行地图推演、现地勘探、模拟实验,经过一周的努力,解决了横亘在他面前的棘手问题,他所在炮兵营列装的几种类型新装备很快部署到位。

    与此同时,季晓松帮助各营连编排战斗单元,白天组织装备教学、技能训练,晚上分析敌情、战斗研判,与高原官兵吃住在一起、娱乐在一起、训练在一起、战斗在一起。官兵们用最短时间掌握了所有新装备操作技能,开进展开、战斗配置、火力计划等多套作战方案摆上桌面,受到上级领导高度赞扬。

    三尺讲台连三军,为战育人结硕果。

    回到学校后,高原行给读博期间主攻“发射理论与技术”方向的季晓松一个很大的惊喜:他攻关的“实战条件下某重型装备在高原使用问题”研究成果,在院校教学当中应用,大大提高了教学前瞻性、科学性、实用性,近千名毕业学员走进作战部队,很快成为该型装备指挥主力。

    反哺引发的“化学反应”

    季晓松常说:“教战不研战,等于纸上谈兵;研战不实战,莫过画饼充饥。”

    那次代职不久后,一项重大演训活动在高原某地举行。季晓松担任调理组组长,他带领调理组人员掌握调理规则,熟悉演习背景,梳理关键点500余条,构设临机情况30多组,勘选点位20余个,紧贴实战设险局,让参演红蓝双方领导惊叹不已。

    让课堂对接战场,把战场“搬”进课堂,一直是季晓松钻研和努力的方向。

    近年来,季晓松在完成好一线教学的同时,积极参与课题研究,先后获得军队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三等奖5项,获军队级教学成果二等奖1项,多项成果走出课堂、走进部队,助力战斗力不断攀升。

    此次演训,他带领调理组同志,既以实战标准审视不同类型部队体量,又考虑战场需求、衡量兵种特点,把部队逼到绝境、险境、困境、危境,逼出实战能力。调理组与演训官兵一起吃大锅饭、睡车厢板,风餐露宿、饮沙卧雪,摸爬滚打、奔袭流汗,帮助部队查找出30多个问题。

    “这样的演训真解渴,完全展示出了未来实战思想。”演训结束后,该部领导感慨地说:“季组长和调理组不简单。”

    季晓松深入军事斗争最前沿,将学到的最真实战法、训法“反哺”教学主阵地,产生了意想不到的“化学反应”。

    学员们不但学得快,还立足课堂创新不断。学员说:“季教员的课,案例来源实战、贴近实战,解渴管用!”

京ICP备06005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