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里行间
最近在朋友那里看到一本由北京大学出版的摄影新书——《廖增益黑白摄影赏析》,作为一名从事科研工作的摄影爱好者,我立即翻开一阅。廖增益先生是老一辈摄影家,20世纪30年代喜爱上摄影,从此与相机相伴,终身热衷于黑白摄影。20世纪40年代他在中山公园举办过两届个人摄影展览。该书作者廖福龙是廖先生的长子,是一名毕业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的资深中医药科研工作者。在父亲的言传身教下,他从青年时代就爱好摄影,数十年来他体验着科研和摄影的双重乐趣,这也促使他经常思考和探索摄影与科研的交叉互动。我一口气浏览了全书,欣赏了廖先生的数十幅黑白摄影佳作,在彩色数码摄影大普及的时代,这本书让我与黑白摄影久别重逢,也促使我思考科学与艺术的互动。
摄影书籍的序言多出自摄影行家之手,而这本书却是著名科学家屠呦呦和王志珍两位先生作序,序中屠呦呦对作者在科学与艺术交叉领域的探索成就表示了祝贺,王志珍则认为该书的诞生是科学与艺术互动的成功案例。物理学家李政道先生曾说过:“科学和艺术是不可分的,两者都在寻求真理的普遍性。普遍性一定植根于自然,而对自然的探索则是人类创造性最崇高的表现。”事实上,科学与艺术都源于人类对世间万物的认识与理解,随着认识与理解的逐步深化,科学与艺术才逐渐形成两大领域和不同门类。然而,在各自的发展中二者又相互影响、相互促进。
视觉艺术作品的诞生是有科学基础的,画家在观察景物的时候,大脑对客观景物加以提炼,然后按自己的解读在大脑中形成画面,其后再把这种解读演绎成个性化的作品。与此同理,摄影作品的诞生尽管高度依赖技术手段,但摄影家在观察景物的时候,也会依照视觉心理学规律去解读世界。
对于同一景物,每位摄影者的解读并不相同,这就是作品个性化的原因。廖增益先生的黑白摄影极具特色,廖福龙采用摄影技术元素和数码图像灰度分析了父亲的代表作,以数理量化模式揭示出在侧逆光下呈现的“黑白分明”影像是廖增益先生的突出摄影风格,也是廖增益先生对客观图景的一种独到解读。作者采用三元二次曲面方程建模,定量拟合出这一风格随廖增益先生摄影经验积累的变化规律。
书中选用从1935年3月到1947年6月期间的9幅黑白分明的代表作,以照片拍摄时间(月为单位)为X轴;以照片的灰度级分布(0—255)为Y轴,以9幅作品在XY面上的像素分布(在有关XY坐标交点上的像素数)为Z轴。总计26332000个像素构成了2304对数据组合,采用三元二次曲面方程很好地拟合出像素数分布与灰度级和创作时间(即摄影经验积累)之间的关系。廖增益先生“黑白分明”的摄影风格在1935—1947年间在时间轴上呈现出规律性变化:早期偏重描绘暗灰度区域,随摄影经验的积累,后来逐渐加强了对亮灰度区域的描绘,同时对于暗灰度和中灰度区域的描绘亦有所减少。这种分析十分有趣,给人带来新的思考,有兴趣的读者不妨阅读原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