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营内外
“迅速收拢人员和空投物资,向预定地域集结……”连日来,一场空降空投训练在西北某高原进行得如火如荼。与以往不同的是,空降兵某旅官兵们从伞降着陆到所有人员、物资按照预定方案集结,所用时间较以往缩短了近60%,为部队后续行动争取了大量宝贵时间。
人员没有大幅调整,装备也还是原来的装备,人员、物资能够迅速收拢集结的秘诀在哪里?
组织此次训练的三营营长李向东介绍,这要得益于他们首次使用了该旅某连技术室工程师张舒畅自主研发的定位寻件系统。
前不久,张舒畅凭借此系统在上级组织的“创客大赛”中斩获佳绩、载誉而归。
“别看它体积小,功能却不少,它不仅可以在空降作战中第一时间反馈空投装备物资的位置信息,还可以广泛应用于水上救援、抢险救灾、联合搜救、行军领航等多种领域。”张舒畅说。
空降空投是作战行动中补充人员、物资的重要手段,在抢险救灾、应急救援等非战争军事行动中也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但是受天气和地理环境影响,空投件搜寻较为困难,人工搜寻存在定位精度低、搜寻效率低等突出问题,难以满足快速寻找、快速集结的要求。
那年,部队在某陌生地域参加演习。数百名官兵仅搜寻20余个空投件,就用了好几个小时,使得部队后续行动大大迟滞。作为保障人员,张舒畅看在眼里、急在心里。从那时起,他便萌发了研发一款定位寻件系统的想法。
研发之路并非一帆风顺。很快,他就遇到了第一个“拦路虎”。由于接收系统中一块电路板上安装了一块存储芯片,需要在程序中写入参数后进行读取。然而,读取数据时却经常会出现系统崩溃的现象。尝试了数百种方法,张舒畅终于找到了问题所在,攻克了这一难关。
研发后期,正值仲夏时节,驻地气温常常高达35℃以上。为了提升方位角计算精度,张舒畅每天都带着发射终端和接收终端奔走在营区内外的各个角落,反复检验该系统的精准性。那段时间,每次外出试验,他的衣服都会被汗水浸透,好几次都差点中暑。
但张舒畅却说:“军队科研人员最大的梦想就是能为提升战斗力做点事儿,吃这点苦算得了啥?”
经过近一年的试验,定位寻件系统研发成功。
“通常情况下,该系统可实现搜寻方位误差小于1度、距离误差小于1米。”张舒畅介绍,遂行空投任务时,将该系统的发送终端固定在空投件上,通过卫星以卫星短报文的方式定时发送自身位置信息和物品信息,接收终端收到信息后再通过蓝牙发送给手持终端,手持终端向搜寻人员显示空投件的方位和距离,既实现了精确定位和快速搜寻,又不用开箱即可获知空投件内物品信息。
“科技创新无止境。下一步,我还要继续改进该系统,不断提升其在高原寒地、沙漠戈壁等恶劣环境下的工作稳定性、定位精准性,不断将科技的创新力转化为未来空降作战的战斗力!”张舒畅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