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职业教育师资队伍相对薄弱。与新时代国家职业教育改革的新要求相比,职业教育教师队伍还存在着数量不足、来源单一、校企双向流动不畅、结构性矛盾突出、专业化水平偏低的问题,尤其是同时具备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能力的“双师型”教师和教学团队短缺,很大程度上制约了职业教育改革发展。
日前,人社部正式印发《“技能中国行动”实施方案》(以下简称《方案》),并提出“十四五”期间要实现新增技能人才4000万人以上。
“技能人才是支撑制造强国、质量强国、技能中国的重要力量。”常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高教所副所长胡彩霞说,《方案》的提出,回应了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对技能人才的现实需要——以培养高技能人才、能工巧匠、大国工匠为先导,带动技能人才队伍梯次发展,形成一支规模宏大、结构合理、技能精湛、素质优良的技能人才队伍。
社会大众对职业教育的认识仍存偏差
在常州市总工会相关部门负责人看来,进入新发展阶段,随着产业升级和经济结构调整,人工智能、物联网、大数据等技术的融合发展和广泛应用,对劳动者素质提出了更高要求。所以,迫切需要加快培养更多高素质的劳动者、建设一支宏大的技能人才队伍,满足我国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需求。
据统计,2019年,全国中等职业学校1.01万所,在校生1576.47万人,共招生600.37万人。高职院校1423所,在校人数1280.7万人,共招生493.6万。目前,中职、高职已分别占据我国高中阶段教育和普通高等教育的“半壁江山”。
不过,在胡彩霞看来,尽管职业教育规模越来越大,但技能人才培养与产业需求“两张皮”现象严重,招人难与就业难等问题依旧明显,供需矛盾仍非常突出。
胡彩霞告诉科技日报记者,从技能人才培养的现状来看,技能人才培养所面临的困难与不足,主要体现在几个方面:
一是职业教育与培训体系建设不够健全,职业教育对行业需求的适应性不强。
二是职业教育办学以政府为主,各方力量参与办学的积极性尚未充分激活。政府、行业、企业、院校及社会尚未建立系统高效的联动机制,技能人才培养缺乏可持续的教育与培训环境。
三是能够激发“技能成才”的社会氛围、配套政策有待完善。技能人才在城市落户、就业、发展以及收入待遇等与普通学历人才存在差距,是“技能成才”氛围营造的桎梏。
相关专家指出,目前职业教育师资队伍相对薄弱。与新时代国家职业教育改革的新要求相比,职业教育教师队伍还存在着数量不足、来源单一、校企双向流动不畅、结构性矛盾突出、专业化水平偏低的问题,尤其是同时具备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能力的“双师型”教师和教学团队短缺,很大程度上制约了职业教育改革发展。
更重要的是,社会大众对职业教育的认识还存在偏差。目前,许多人仍然持有职业教育地位不高、不如普通高等教育体面、学历文凭含金量不高等观念。
多措并举保障技能人才培养质量和待遇
记者注意到,《方案》强调“以培养高技能人才、能工巧匠、大国工匠为先导”,要求“强基础、优结构,扩规模、提质量,建机制、增活力”,并从技能人才培养、使用、评价、激励等环节入手,围绕“一体系、四行动”工作任务,提出20条具体举措。
同时,《方案》还明确提出,要提升技能人才待遇,探索推动面向技术工人、技工院校学生招录事业单位工作人员,拓宽技能人才职业发展空间;高级工、预备技师在就业、确定工资起点标准、职称评审等方面分别参照大学专科、本科学历;推动将高技能人才纳入城市直接落户范围,其配偶、子女按有关规定享受公共就业、教育、住房等保障服务。
胡彩霞认为,“十四五”期间要实现新增技能人才4000万人的目标,推动我国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必须稳定和扩大职业院校招生规模,吸引更多青少年走技能成才、技能报国之路,探索职教高考制度。
要强化职业技能培训力度,持续做好院校应届毕业生职业技能培训工作,高职院校继续做好面向退役军人、农民工、下岗职工、在岗职工等社会人员招生工作,健全终身职业技能培训制度。
胡彩霞还提出,在具体实施过程中,要畅通技能人才成长通道,完善与时代发展相适应的中国特色职业教育与培训体系,满足不同领域、不同阶段的技能人才学习与培训需求,全方位提升技能人才学历层次及社会地位,使他们能享受与普通学历型人才真正同等重要的公平待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