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里行间
◎魏司马
半个世纪前,英国科学技术史专家李约瑟曾提出过一个经典问题:为什么科学和工业革命没有在近代的中国发生?现在有两位美国学者提出了另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为什么引领了20世纪科技革命的美国在21世纪地位下降了?乔纳森·格鲁伯和西蒙·约翰逊在《美国创新简史》中,用兼具专业性与趣味性的语言,试图从美国科技创新的历史出发,为这个困境提供一些有价值的启示和突破的途径。
实干精神一直主导着美国人的生活,正如书中所说,美国技术的早期发展大多靠自学成才的发明家,比如爱迪生和贝尔。在爱迪生之后,配有律师的技术公司才代替了发明家的单打独斗,然而依靠私营企业作为创新阵地具有一个缺陷,“对私营企业而言,对基础科学的投资等于为了发现而发现,既没有优先的意义,也没有闲钱。”也就是说,基础科学创新并不能迅速带来利润,因此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初期,依靠私营企业进行创新的美国在技术上并未能超越德国和日本。但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情况扭转了。某个人起到了决定性作用,他的名字叫范内瓦·布什。
根据战争期间的经验,布什1945年在《科学:无尽的前沿》一文中向罗斯福建议采用代理制的科研模式,政府只提供大量资金,委托大学来调动科研人员,鼓励私营企业、军队、大学三者合作,这样既能利用拨款最大程度地调动科研力量,又能源源不断地输送人才,解决就业问题。1957年10月4日,苏联成功发射了首颗绕地飞行的人造卫星,而同年12月6日,美国“先锋号”火箭却在升空后爆炸。美国政府高层终于认识到,要在基础科学领域进行创新。
《美国创新简史》用了八章的篇幅,条理清晰地提供了一个核心观点:由政府对基础科学创新进行投资,既能避免为了短期收益而对创新的忽视,又能增加就业机会,分享社会红利。此外,科学创新本身也能促生流行文化。1946年7月,在马绍尔群岛比基尼环礁原子弹试验结束后,巴黎设计师路易·雷德将他的泳装设计命名为“比基尼”,而他的竞争对手雅克·海姆则将自己的设计命名为“原子美”。谁能想到,强调形体美的泳装设计竟然能与原子弹产生联系呢?然而这种流行文化在《寂静的春天》出版后迅速遭到了打击,人们开始围绕科学创新对环境的大规模污染展开普遍讨论。环境污染,成了科技创新最大的副作用。乔纳森·格鲁伯和西蒙·约翰逊表示,从此之后,“公民不再会自动接受科学家的字面表达。科学、政府和军队之间的关系也日益受到质疑。”
《美国创新简史》一书更重要的价值在于对中国科学创新的启示。如何在预算不足和环境问题日益紧张的情况下发展基础科学,这是摆在每一个正在谋求长远发展的国家面前的难题。5G、云计算、物联网、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技术已经有力地改变了中国人的生活方式,“十四五”开局的当下,这些技术将进一步为实现2035年远景目标作出贡献。科技部的一般公共预算显示,2021年基础科学研究预算比2020年增加了64.58%,主要用于国家科技创新基地等方面支出。这些证明,基础科学研究在中国得到了切实的、越来越多的重视。
总而言之,科技创新是当前和未来全世界进行竞争与合作的核心场域。正如本书第八章的题目所写“大科学和未来工业:如果不是我们,还会是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