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营内外
◎成 赟 本报记者 张 强
狂风四起,半城烟沙。
近日,一阵警报拉响,正在封窗锁门的武警新疆总队哈密支队特战中队下士张钰泽迅速穿戴装具。
“快登车,有情况!”看着遮天蔽日的黄沙,张钰泽嗅到了浓浓的硝烟味。特战队员们像一枚枚出膛的子弹冲进战车车厢。
风沙肆虐,能见度只有15米,道路两侧的树木随风摇曳、张牙舞爪。挡风玻璃上也积了一层薄薄的沙,张钰泽只能在雨刮器划过玻璃的瞬间看一眼路。
“简直寸步难行!”作为中队的驾驶小能手,他经历过各种复杂危险的路况,但沙尘暴天气驾驶,还是头一回。车厢里的特战队员们后背紧贴座椅,一只手持枪、一只手紧紧抓着扶手。
“刹车!刹车!前方下坡!前方下坡!”突然,张钰泽向车队发出警报,脚踩刹车,缓慢前行。待车队通过下坡地段后,方向盘上还残留着他手心的冷汗。
“2名‘暴恐分子’挟持‘人质’向杏花村逃窜,命令你部迅速追击!”到达集结地,上级的命令接踵而至。作战五小队闻令而动,一把把“利剑”插入“暴恐分子”所在地。
“无人机汇报侦察情况!”杏花村小路纵横,一阵搜寻无果后,对讲机里传来小队长刘皓宇请求技术侦察的呼声。
侦察员王光健托举着无人机,3次起飞失败后,心里打起了退堂鼓:“这个天气,恐怕飞不起来,要不别飞了。”
“‘暴恐分子’不会和你讲条件,必须飞。”中队长李学斌下达了死命令。最终,无人机成功飞到“暴恐分子”所在地上空。
“南侧山林中发现‘暴恐分子’踪迹。”侦察组借助无人机侦察,发来“敌情”通报。
特战队员迅速转战山林,刘皓宇迅即研判形势,制定作战方案。突击组交替掩护快速前进,追踪至山林深处一处废弃房屋,成功锁定目标。
借着风沙,侦察组快步前进,抵近废弃房屋后发现:3名“暴恐分子”在左侧房屋,挟持1名“人质”,1名“暴恐分子”正在二楼窗户警戒。
“如果是正常天气,视线不受影响,二楼警戒的‘暴恐分子’可以直接狙杀……”刘皓宇脑海里一次一次推演着进攻方案。
“废弃房楼层不高,现在风大,可以避开敌人视线攀登到二楼。”狙击手孙春晓的建议得到大家一致认同。
“嘣!”突击小组破门而入,迅速击毙一楼的3名“暴恐分子”, 攀登至二楼的狙击手抓住有利时机越过窗台,以迅雷之势将另1名“暴恐分子”制服。
副小队长徐新文正准备松口气,可是导调组解除敌情的通报却迟迟未响起。
“‘人质’身后被绑了定时炸弹。”一声惊呼,小队的特战队员又全部绷紧了神经。
时间紧迫,刚刚还耽误了一小会儿,现在返回车上穿戴排爆服已经来不及了。“解救‘人质’是首要!”危急关头,爆破手郝俊峰掏出排爆工具包,挺身而出。
计时器还在跳动,郝俊峰额头上汗珠直冒。还有30秒,副手冯举财手心捏了一把汗。
“咔嚓!”千钧一发之际,郝俊峰找到藏在最深处的黄色电线,一剪子下去,计时器定格在最后5秒,炸弹成功拆除。对讲机里传来处置成功、敌情解除的通报。
“平时训练环境离战场越近越好。”李学斌说道,驻守反恐一线,中队官兵始终把每一次训练当成实战,坚持在恶劣环境中练兵,随时备战的思想已经根植于每名官兵的灵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