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06月11日 星期五
构建产学研融合创新体系,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
李 飞

    促进产学研深度融合,形成高效的组织动员体系和统筹协调的科技资源配置模式,根本上是为了进一步优化提高创新驱动发展的“第一动力”。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明确提出,“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深度融合的技术创新体系”。要克服企业、大学、科研院所等异质性组织间合作导向障碍,紧紧围绕科教兴国、人才强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以“四个面向”为导向构建产学研融合创新体系,健全各类创新主体整合协同的新型举国体制,进一步增强国家战略科技力量,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强大的动力支撑。

    深化科技供给侧改革,激发产学研融合创新势能

    从技术要素生产、管理的产学研深度融合的前端发力来构建高质量科技供给体系,在科研投入方式、科技评价、科研项目管理以及新型科研组织等方面加快深化以创新为导向的科技体制机制改革。不仅要发挥市场化配置体制机制在促进各类要素资源高效流转中的决定性作用,加快实现科技人才在企业、高校、科研机构间的有序流动,还要以国家需求、战略导向汇聚产学研融合力量,充分调动和激活全社会创新要素资源。通过政府统筹引导构建基于战略协同的科研体系,推进多元化的科研投入结构,深化科技人才与科技成果的评价改革,根据创新规律对不同领域的科研活动进行分类管理,着力构建一批面向国家战略、代表科技前沿、解决产业急需的“科研特区”,以产学研深度融合支撑打造高质量人才培养体系。

    着力增强“三大能力”,服务支撑高质量发展

    一是面向基础性研究,增强创新策源能力。2050年中国要建设成世界科技强国,必须补齐基础科学研究这块短板。当今科研范式发生了深刻变化,不同学科之间的交叉汇聚不断加强,进入以重大前沿问题为导向的大科学时代。与此同时,从科学、到技术和产品的创新链加快迭代协同,创新周期大大缩短,从当前的8—10年可能缩短到2—3年甚至更短。瞄准科技革命的潜在突破方向,充分发挥高校院所作为基础研究主力军的作用,引导地方财政、行业领军企业加大基础研究投入,建设一批重大科技创新平台,以产学研融合体制机制促进组织协同、平台互动、要素流通,最短距离贯通“科学—技术—产业”的创新链。

    二是聚焦“卡脖子”关键核心技术,增强产业基础能力。在国家层面顶层设计推动产学研深度融合的产业基础再造工程,以问题为导向组织基础零部件产品、基础工业软件、基础材料、基础制造工艺和装备等领域的产学研联合攻关,围绕对经济增长具有突破带动性作用的产业领域布局一批以企业为主体、产学研深度融合的应用基础研究平台,全面提升自主可控的产业基础能力。

    三是立足国家战略内需,增强经济发展能力。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是进入新发展阶段把握发展主动权的重大战略部署。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就是要立足国家战略内需,重点服务好城市和农村两大市场新一轮高质量发展。改革开放以来产学研合作推进了以工业发展为驱动的快速城镇化,当前城镇化率已达60%左右,未来要紧紧抓住以人工智能、生命健康、数字经济、绿色经济、新基建、未来社区等为内容的新型城镇化发展机遇,带动促进城乡一体化融合发展。与此同时,我国还有5.5亿多的乡村人口,农村市场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主战场,更加需要以乡村振兴为目标汇聚产学研协同力量,培育提高以乡镇为基本单元的特色产业发展能力,大力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

    推进国际产学研合作,共建全球创新共同体

    经济全球化仍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在后疫情时代对世界新秩序的重塑具有强大生机和深远影响。通过推进国际产学研合作,共同建设全球创新共同体,不仅是后疫情时代提高经济增长动能、重塑全球经济一体化发展格局的重要路径,更是应对和解决全球气候变暖、人口老龄化与健康、快速城市化以及消除贫困等人类社会发展问题的重大举措。美欧国家作为传统科技强国仍居于全球科技治理体系的领导地位,在多边主义框架下应继续坚持加强与美欧等发达国家的产学研合作。与此同时,发展中国家正日益成为全球科技投入的有生力量,并成长为科技创新成果的重要应用市场。加强科技重大攻关方向、科技合作重点地区、科技合作关键领域、国际科技合作模式等方面的战略研究,继续扩大开放与“一带一路”国家地区以及新兴发展中国家的产学研合作,深入实施高等教育国际化发展战略,深度参与国际科技组织建设,构建国际产学研科技创新联盟,倡导建立更加开放包容的全球科学文明和创新文明秩序。

    (作者系浙江大学国家制度研究院特约研究员、浙江大学科教发展战略研究中心副研究员)

京ICP备06005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