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谢开飞 通 讯 员 曹佳奕 高 凌 陈 旻
武夷山是国内唯一的世界人与生物圈保护区、世界文化和自然双遗产地;燕子窠,则是国家地理标志产品——武夷岩茶“正岩茶”主产区之一。阳春三月,这里呈现一派“热闹”景象:金黄的油菜花连绵成海,茶树上瓢虫蜘蛛常常“光顾”,花丛间蝴蝶飞舞蜜蜂“忙碌”。
3月22日下午,正在福建考察调研的习近平总书记来到武夷山市星村镇燕子窠生态茶园,察看茶产业发展情况。科技日报记者了解到,为习近平总书记介绍情况的,正是科技特派员、素有“土壤保健医”美誉的福建农林大学根系生物学研究中心主任廖红教授。
“在茶园中套种大豆、油菜等,转化成最好的绿肥供给茶树,使茶叶优品率提升80%左右。”廖红教授带领科特派团队在这里开展的茶产业“生态试验”已备受全国瞩目。
给“土壤保健”,科特派团队攻克修复难题
“茶叶的品质和产量均取决于茶树的生长发育,土壤是茶树生长发育所需各种养分的主要来源。因此,茶园土壤养分状况与茶叶品质和产量密切相关。”廖红向科技日报记者介绍。
近年来,在市场带动下,国内茶园大规模开垦和种植,普遍存在养分效率低、土壤退化、肥力下降及水土流失严重等问题。而土壤肥力不够,农民只好大量施肥,作物吸收不了,就会加剧土壤酸化和水体富营养化。
当前,人们对茶叶的认识逐渐向品质和健康转变,发展优质、高效、生态茶园已成为共识。而武夷山作为世界文化和自然双遗产地,如何协调生态保护和经济发展,推动茶产业可持续发展更具有重大意义。
作为开辟了国内根系生物学研究方向的领军人物,廖红率团队构建了国际上首个基于田间实验数据的大豆磷效率遗传图谱。
在这一研究的指导下,他的团队2015年赴安溪县和武夷山市,在茶叶种植区走访了1000多家茶企和茶农,采集各类茶青样本、收集不同土壤标本,进行各项大数据分析研究,建立全省第一个科技小院,培育适合当地、具有“绿肥”效果的大豆,示范推广“夏种大豆、冬种油菜”的间作绿色栽培模式。
“利用大豆生物固氮效果作为‘绿肥’,油菜开花后就地回田,补给土壤磷和钾,提升土壤肥力。”廖红说,这样不仅解决了过量施用化肥导致的土壤退化问题,又通过将农作物改造成“绿肥”保住了土壤的养分,达到经济效益、生态效益的统一。
致富密码:“生态差价”拉高市场优势
头戴帽、脚穿鞋、腰系带、远离化肥农药、施用有机肥……在武夷山市星村茶香合作社燕子窠基地内,近千亩油菜郁郁葱葱,为生态茶园增添了不少亮色。
在“无化肥无农药”生态茶园示范点,套作油菜、大豆等绿肥作物的采用,不仅提升了茶园土壤有机质含量,还形成了物理防控、生态防治病虫害新模式。
据基地负责人杨文春介绍,夏季对茶园危害最大的害虫是茶尺蠖。它本是茶园中最普遍、最严重的虫害,自从套作大豆后,它更喜欢吃比茶叶鲜嫩的大豆叶,并且肥嫩的大豆叶片也招来茶尺蠖的天敌——益蝽,以及其它害虫的天敌——瓢虫、彩色蜘蛛等,这样一来就形成了相生相克的和谐生态。在廖红团队的指导下,套种绿肥作物,让茶叶的优品率较3年前提高了80%左右。
农药化肥用量减少,而茶叶品质、效益双双提升,这种“生态差价”带来的市场优势,让广大茶农们有了盼头,基地周边的山头也逐步推广生态茶园的种植模式,形成了良好的茶园生态循环体系。
如今,在福建省武夷山、安溪等地,廖红团队建立了多个优质高效生态茶园示范点,从2015年至今,全省生态茶园示范面积累积逾万亩,辐射面积超过10万亩,组织培训农技人员1000多人次、农民2000多人次,并培养了一批“土专家”“田秀才”。2019年3月,福建农林大学联合武夷山市共建福建首个茶产业研究院——武夷山茶产业研究院,聘请廖红担任研究院院长,助推武夷山茶产业科技成果转化。
廖红团队在武夷山的生态实践,是科技特派员服务的一个缩影。
据福建省科技厅有关负责人介绍,福建一直坚持跨界别、跨区域选拔科技特派员,实现省级科技特派员创业和技术服务乡镇全覆盖。目前,正有万余名省、市、县三级科技特派员在基层开展创业和技术服务,助力乡村振兴和脱贫攻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