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问我从哪里来,我的故乡在远方……”初春的甘肃省陇南市已是绿意盎然,白龙江谷地,福津河两岸,一丛丛的油橄榄树“蹲踞”其间,泛银白色的叶片舒展身姿,串联成一条不见尽头的银“飘带”。
油橄榄是陇南名副其实的致富“金果”,也是甘肃省林业科学研究院油橄榄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姜成英钟情20余年的“宝贝”。作为土生土长的武都人,自1995年大学毕业后,她一直在这片山清水秀的土地上探索脱贫“密码”,直到与油橄榄结缘。
把“舶来品”变成当地“绿色银行”
作为“舶来品”的油橄榄从地中海沿岸的阿尔巴尼亚“移民”甘肃陇南,其“本土化”的过程历经几十年,为了让小小橄榄真正成为农民增收致富的“绿色银行”,姜成英几十年如一日的像个小学生一样,无论开会还是下乡,每次都随身带着一个笔记本,遇到什么农情、农事都记录下来。
陇南山大沟深,交通不便,油橄榄多种在半山坡。“只能徒步行走,陡峭的地方,手脚并用,有时为了赶时间早上吃一顿饭,到晚上再吃一顿饭。”姜成英笑着回忆自己的“狼狈”。在田间地头观察油橄榄的生长发育规律是每天的日常,连续24小时观测一些指标也是家常便饭,为了确保不遗漏一项记录,她和团队轮流倒班。
就这样探索了一年又一年,笔记本垒起来有几米高,她和团队也终于摸清了油橄榄生长发育及开花结果的“门道”,为全省乃至全国科学栽种油橄榄提供了理论支撑。他们选育出的良种,如今大都已是当地的“当家品种”。团队提出的平衡施肥技术、生物防治法、保墒抗旱抑草等栽培技术达到国内领先水平,连续4年入选科技部成果转化项目和中央财政林业科技推广示范资金项目中的推广技术。
让老百姓鼓起了钱袋子
2010年,姜成英入选全国林业科技特派员,11年过去了,油橄榄插着致富的翅膀,将希望和幸福播撒在白龙江畔,让老百姓鼓起了钱袋子。被誉为“液体黄金”的橄榄油也被越来越多人认可,逐步走向世界。
如今,陇南油橄榄种植面积62.79万亩,年产鲜果3.8万吨,生产初榨橄榄油5700吨,综合产值20.5亿元,惠及当地6个县区44个乡镇343个村40多万人,种植适生区的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2200元,其油橄榄收入占比已过半。
陇南市武都区曹家堡村油橄榄种植大户李建设最初种植油橄榄时,挂果率很低,虫害成灾,果子长势很差。一次偶然的机会,姜成英对他进行了指导。将信将疑的他按照姜老师说的去做,果然收效显著。后来,依靠姜成英及团队的指导,短短几年间,病虫害得到防治,品种得到改良,他的200多亩山林变成生机勃勃的“聚宝盆”,还解决了村里部分贫困户的就业,“姜主任是咱们果农离不开的好朋友!”李建设感激地说。
为木本油料产业发展建言
对于家乡今后的发展,姜成英十分关注。在今年的全国两会上,作为全国人大代表,她准备了关于支持木本油料发展的建议。“我国耕地资源稀缺,扶持木本油料产业发展,有助于缓解粮油与土地资源之间的矛盾,拓宽健康优质的食用植物油来源。”姜成英告诉记者,我国是目前全球最大的食用油进口国,我国油橄榄产业仍然面临种植面积小、产业基础薄弱、卖好卖坏看年景、农民持续增收稳定性差的难题,亟须国家加大对油橄榄产业的政策、资金、科研等方面的支持力度。
“希望国家将主要木本油料树种,如核桃、油橄榄、榛子等纳入现有的国家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建立长期稳定的科研平台和专业创新团队,促进木本油料产业从数量增长型向质量效益型提升转变,变资源优势为产业优势。”姜成英建议,将木本油料产业发展纳入国家“十四五”规划纲要,并启动“木本油料振兴工程”。
武都有山,山多雄奇;武都富水,水多灵秀;武都有果,果多天宝。“未来,我还是会致力于油橄榄木本油料的良种选育、重点品种和栽培技术的推广,争取选育更多适合我国本土化栽培的油橄榄品种。”这是姜成英未来的打算,也是一位科技特派员朴素的初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