奋斗百年路 启航新征程
◎本报记者 王迎霞
“这里可观三省,快到陕北了!”“你们看,现在天高云淡,红旗漫卷,大雁南飞,景色多美好啊。”
于是就有了这首《长征谣》:
“天高云淡,望断南归雁,不到长城非好汉!同志们,屈指行程二万!同志们,屈指行程二万!六盘山呀山高峰,赤旗漫卷西风。今日得着长缨,同志们,何时缚住苍龙?同志们,何时缚住苍龙?”
这便是后来气壮山河的《清平乐·六盘山》一词的雏形。
只要来到宁夏六盘山红军长征纪念馆,讲解员都会声情并茂地讲述这段毛泽东同志的创作细节。
漫步景区,吟诗台周遭遍插红旗,西风搅动,猎猎作响。86年前中央红军翻越这座长征中最后一座高山的情景,又若重现,而回汉群众亲如一家的故事,更是广为传颂。
(一)
1935年,红二十五军在军长程子华、政委吴焕先、副军长徐海东的率领下,从河南省罗山县何家冲出发,一路向西北挺进。
获悉中央红军与红四方面军在川西会师后共同北上,红二十五军立即决定撤离鄂豫陕根据地,进军甘肃,配合迎接中央红军北上。
7月15日沿葫芦河向北进驻单家集和兴隆镇(今均属宁夏固原市西吉县)后,鄂豫陕省委决定部队休息三日,如果接不到中央红军,就北上与刘志丹领导的陕甘红军会合。
兴隆镇、单家集一带是回民聚居区。
由于国民党政府在当地长期实行民族歧视政策和反动宣传,以及军阀在这一带造成的恶劣影响,民族之间隔阂严重。回族民众一听红军来了,都异常惊恐,青壮年大部分外出躲避。
“要争取革命成功,必须团结和发动各族人民群众,反对大汉族主义。我们要按照回民的风俗习惯办事。”吴焕先对部队进行了民族宗教政策教育。
他为部队制定了“三大禁令,四项注意”:禁止部队驻扎清真寺,禁止在回民地区吃大荤,禁止毁坏回文经典;注意尊重回族的风俗习惯,注意使用回民水桶在井里打水,注意回避回族青年妇女,注意实行公买公卖。
吴焕先与徐海东召集当地有声望的老人和阿訇进行座谈,宣传共产党的抗日救国主张和红军的纪律。各连队还组织人员清扫道路卫生,帮助群众干农活,军医务室派出医务人员为群众治病。
出外躲避者纷纷回到村里。
8月16日中午,军部领导带领红军战士吹着军号、敲着锣鼓、放着鞭炮,把一面绣着“回汉兄弟亲如一家”的锦缎匾和6个元宝、6只肥羊等礼品送给了清真寺,回族群众交口称赞红军是“仁义之师”。
事后,阿訇按照回族礼节宴请了军部领导,并赶着染成红色的肥羊到红二十五军军部作了回拜。
17日红军离开时,回族群众聚集街头,设置几案,摆上点心油香,依依不舍地为红军送行。李铁民等十几个回族青年也参加了红军。
(二)
红二十五军是进入宁夏南部山区回族聚居区的第一支红军部队,他们以实际行动打破了国民党散布的“红军是土匪”“汉人要来杀回回”等欺骗宣传,扩大了党和红军的影响。
一个多月后,毛泽东经过这里时,受到回族群众的热烈欢迎。他夸赞红二十五军政策水平高,民族政策执行得很好。
10月5日,毛泽东、张闻天、王稼祥等领导人随中国工农红军陕甘支队右路一纵队到达单家集。宿营后,他们参观了当地著名的陕义堂清真寺,并和阿訇亲切地谈话,向他们说明红军主张各民族平等,尊重回族风俗习惯,保护清真寺,保护回教回文。
阿訇和回族群众纷纷腾出房子,热情接待红军。当晚,毛泽东住宿在单家集村南头清真寺北侧一回族农民家中。
6日,中央领导离开兴隆镇、单家集。由于红军严格执行了党的民族政策,赢得了民心,回族群众亲切地称他们是“回民的军队”。临走时,群众又夹道欢送,将鸡蛋、红枣等食品塞给战士。
张闻天感动地说:“这个地方的回族群众真好。”
而红军离开3小时后,国民党飞机就投掷7枚炸弹,轰炸了陕义堂清真寺。爆炸地点距毛泽东住过的厢房,不足3米。
10月7日晨,国民党驻将台堡之敌前哨部队追击红军,双方小规模战斗之后,红军大部于上午8时许进入六盘山主脉地带。
站在主峰之一的牛盘山顶,毛泽东面对清朗秋气,想到红军即将到达目的地,顿时精神振奋,又因进入固原后沿战国秦长城一路向东行进,有感于长城千百年来所蕴含的抵御外侮的民族精神,遂吟《长征谣》。
到陕北后,他于12月在瓦窑堡写出壮丽词章:
“天高云淡,望断南飞雁。不到长城非好汉,屈指行程二万。六盘山上高峰,红旗漫卷西风。今日长缨在手,何时缚住苍龙?”
1961年9月8日,庐山中央工作会议期间,应新成立3年的宁夏回族自治区同志请求,毛泽东欣然手书《清平乐·六盘山》厚赠宁夏人民,充分体现了他对回汉各族人民的亲切关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