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02月01日 星期一
重庆城口:奋力筑路出秦巴 产业振兴奔小康

奋斗百年路 启航新征程 ·脱贫攻坚答卷

◎本报记者 雍 黎

    站在城口县沿河乡北坡村的山下,抬眼望去,四周群山环绕,高耸入云。一条崭新的公路在崖壁曲折向上,通向山外。那是当地村民的希望之路。

    沿河乡位于城口县西部边陲,是重庆市最后一个通公路的乡,也是最后一个实现交通通畅的乡。作为重庆18个深度贫困乡镇之一,这个曾经“山高路不平,出门靠步行”的“封闭村落”,经过三年“决战”打通了进出大山之路。这也是城口县的写照,奋力筑路不仅畅通了交通,也为当地百姓筑起了小康路。

    战天斗地 誓要大山给出路

    “路到了乡里就成了‘断头路’。”沿河乡乡长易伟介绍,2017年前,沿河乡县道仅有3公里,通达未通畅村社16个,社组通达率仅为66%,沿河至中溪段的泥泞小路,则坎坷蜿蜒、草木丛生。

    “要在这里修路不容易。”乡党委书记吴雪飞说,扁桶峡段地势幽狭、两岸峭削、垂崖蔽日,不但施工难度大、技术要求高,而且单位里程耗资大,每公里造价达800万元。

    脱贫攻坚战打响以来,打通交通瓶颈的沿双公路启动建设。这条全长19.4公里、总投资近2亿元的快速通道在2019年7月底正式通车,“断头路”打通了,沿河乡不再是城口的“死角”,而是成了城口西北片区几个乡镇连接城万快速公路的捷径。

    与此同时,沿河乡交通扶贫的“硬骨头”,最难修的村级公路,位于沿河乡北坡村的老柏树公路也被攻破。这条只能步行的骡马道近一半是在崖边开凿而成,在山体塌方和泥石流频发的情况下,2018年底,3.6公里的公路修建成功,山上800多村民终于能够坐上车进出。

    沿河乡的困境是城口全县状况的缩影。

    地处秦巴腹地的城口,最高海拔2686米,最低海拔481米,境内主要山脉41条,海拔2000米以上的山峰500多座,有“九山半水半分田”之称。目前,城口是重庆唯一不通高速公路的县。

    2016年12月27日,寄托着全县人民希望的城口县(陕渝界)至开州区的高速公路(以下简称城开高速)正式开工,全线128.5公里,桥隧比达81%,修建不易。

    “值得祝贺,开了好头!城口首条高速公路首个隧道贯通!”去年当城开高速A2标城口隧道贯通时,城口县副县长王文宇高兴地在朋友圈发了这样一条消息。总长8.34公里的A2标,桥隧比高达99.5%,施工难度极大。该标段项目部负责人感叹,普通的8公里路基工程2年就能完成,而这个需要4年。

    筑路成网 产业振兴奔小康

    “通了路,山里的宝贝就能走出大山了!”吴雪飞说,过去因为道路阻隔,山里的特产只有靠村民一步步背下山,当地竹笋、花菇品质高,但出不去,卖不起价。2019年,全乡交通路网形成后,便有农业公司主动前来收购,并投资成立加工厂,通过液氮低温生产、冷链储藏运输,走高附加值之路。

    现在,沿河乡依靠当地特色发展产业,金科集团、花千源等龙头企业入驻,形成了以竹笋、食用菌、乡村旅游为主的“1+2+N”特色产业发展格局,当地村民不再“守着金饽饽讨饭吃”。据统计,沿河乡全乡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从2016年的6960元达到2020年的11956元,年均增幅16%,全乡3个贫困村2019年全部出列,586户2423名建档立卡贫困人口2020年全面脱贫。

    “矿泉水洗衣裤、天麻当萝卜、党参熬糊糊、大理石来铺路,你说城口是穷还是富?”在重庆市城口县有这样一句广为流传的顺口溜。亚洲最大的钡矿床和全国第五大锰矿床;天麻、太白贝母等名贵中药材500余种,核桃、板栗、蜂蜜等产品都是大山给城口的馈赠。作为重庆北向门户,城口紧邻陕西和四川两省,有“踞三省之门户,扼四方之咽喉”之说。

    “只要疏通咽喉、打开门户,城口就能成为‘开门户牵三省,通咽喉引四方’的枢纽中心,‘绿水青山’才能真正地变为‘金山银山’。”重庆市城口县委书记阚吉林说,2016年以来,城口出境公路已经增加至9条,形成了“3小时周边县市通达圈”,公路总里程已经提升到现在的4400公里,同比增长64%;通过大力实施“四好农村路”建设,目前全线农村客运班线通客车率已实现100%全覆盖。

    到2022年,城开高速公路将建成通车。与此同时,途经城口的渝西(重庆至西安)高铁将在今年内破土动工。城口,即将迈入“两高(高铁高速)时代”,成为“重庆向北重要交通节点”。

    脱贫筑路出秦巴,产业发展奔小康。城口不再“困守大巴山、孤悬渝东北”,一幅交通畅、产业旺、百姓乐的乡村振兴画卷正徐徐展开。

京ICP备06005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