澄江,一个因化石享誉世界的名字。一面是高原湖泊“琉璃万顷”,风物入画;一面是群山叠翠,莽莽苍苍,横亘滇中。
身处山水间,我是谁、我从哪里来、要到哪里去的永恒命题,叩问着每一个人。
而这山水间的澄江化石地自然博物馆,恰能与人同频共振:所有脊椎动物,包括我们人类远古的祖先,在这里发端,开枝散叶,形成丰富的生物多样性;更多待解的谜题,提示人们关注未来之路,守护好人类家园。
寒武纪大爆发与你我有很大关系
在澄江化石地自然博物馆一层,复原了一个化石发现场景:1984年7月1日,来自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的侯先光,在帽天山西坡发现了一块长尾纳罗虫化石。一锤下去,敲开了一扇洞察寒武纪早期生命之门。澄江古生物群也成为20世纪最惊人的科学发现之一。
距今5.41亿年前至4.85亿年前的寒武纪,是地球生命演化的一个分水岭。从这时起,地球上开始出现了种类丰富、数量众多的生物。“澄江动物群主要由多门类软躯体动物化石组成,却很罕见地保存了下来。而且其时代比加拿大布尔吉斯页岩动物群要早1000万年,更凸显了寒武纪大爆发的快速性。”中科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研究员赵方臣向科技日报记者介绍。
与赵方臣研究员一样,云南大学古生物研究院副院长丛培允研究员也深度参与了博物馆的建设。当记者问及会最先向观众推荐哪件藏品时,他毫不犹豫地说:“当然是昆明鱼。”
世界上发现最早的脊椎动物,正是澄江生物群中的昆明鱼。人类身体的基础结构,如头脑、脊椎和心脏等在昆明鱼中已经出现,启动了迈向未来智慧人类漫长进化历程的第一步。
不止于此,除了脊椎动物,生命演化树上其他现生动物的每一个分支,几乎都可以在澄江生物群20个门类、280多个物种中找到各自的祖先。
200余种现生动物的祖先“复活”了
步入澄江化石地自然博物馆一楼大厅,最先“镇住”观众的是一堵巨大的化石墙。它既是展品,又是埋藏澄江化石的真实地层,5亿多年前被一场灾难定格。
90块OLED柔性有机屏构成的多媒体“海底隧道”中,寒武纪时期的200多个物种“复活”,底栖的海绵、海葵,中部的昆明鱼、水母……一定睛,那时的顶级掠食者,身长两米多的奇虾掠过头顶。
“这种柔性屏只有纸张那么厚,横跨度为6.5米,90块屏刷新一次仅需0.1秒,这也是世界上第一次用高清数码技术复原寒武纪生态系统。”澄江化石地自然博物馆陈泰敏馆长告诉记者,许多化石其实都很小,像“明星”昆明鱼只有指甲盖那么大,原本不利于展览和科普。
“把小小的静态化石,做成有冲击力、活灵活现的‘动物’,多媒体应用是重要的尝试。”陈泰敏说,VR、5D、人体感知等前沿交互技术与影音、化石结合,只有先吸引了自己,才能吸引观众。
“在自然博物馆展览中,以这么高比例的多媒体来展示化石展品,在全世界是首次!”丛培允介绍。建馆期间,一大批古生物学者参与到公众展陈构思规划建议和展陈科学性指导,把古生物学知识和最新成果,转化成通俗易懂的信息,向公众表达。
普及传播生命演化知识的理想研学场所
从1984年到1997年,澄江化石群的主题词是“科研”;1997年到2012年间是“保护”;此后是研学利用。
“仅凭世界自然遗产的金字招牌和‘高冷’的寒武纪化石,并不能带来科普及其衍生的价值。”从2014年博物馆开建以来,不囿于化石一个点,建设者们着意全面诠释生命大爆发、大演化,以及生物多样性等地球生命故事,铺开了一篇大文章。
其间,陈泰敏等一班子人克服前所未有的困难,攻破重关搞创新,征集到全国及世界各地各个地质时期6万余件珍稀藏品,接受了国外友人肯尼斯·贝林先生捐赠的200余件现生动物珍贵标本,使博物馆成为立足澄江化石地所具有的独特价值,向世界普及传播生命演化科学知识和唯物史观的理想场所。
下一步,博物馆将充分利用展陈设施、化石遗址、生态资源、天文观测等优势条件,全方位建设研学实验基地。“了解生命的起源、确立人在生物多样性中的定位、关注地球和人类命运,我们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事业就大有希望。”陈泰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