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爽水产研发人员在测试筛选菌株的絮凝作用 受访者供图 |
福建以选认院士科特派为突破口,组织院士科特派开展技术合作、学术交流、人才培育等服务工作,为乡村振兴和产业发展注入新动能。
“有了‘鱼院士’的加盟,将为企业及漳州渔业科技转型升级注入新动能!”11月15日,省部共建淡水鱼类发育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副主任、福建神爽水产科技集团负责人易敢峰博士说。
原来,不久前由中国工程院院士刘少军领衔的科技特派员团队入驻该公司,双方将共同开展淡水鱼、海水鱼繁育以及海洋微生物芯片及功能性制品研究。科技日报记者注意到在福建,在庄松林院士团队技术支持下,虹润产品与神舟飞船、嫦娥探月工程等结缘;在刘秀梵院士团队帮助下,圣农公司攻克了肉鸡行业的“芯片”技术;由于朱蓓薇院士海洋食品精深加工团队的技术加持,亿达公司推出多款“网红”休闲食品……
实现高质量发展,人才是第一资源。福建省科技厅副厅长林岿然告诉科技日报记者,福建着力发挥科特派“机制活”的优势,借助院士专家工作站、专家服务基地等平台,从中科院、清华大学、上海理工大学等,选认一批由两院院士、长江学者、国家杰青等及其成员组成的科特派团队,打造服务乡村振兴和绿色发展的高端智库,为全省全方位推动高质量发展超越提供关键人才支撑。
打破国外垄断,培育白羽肉鸡优质品种
在原中央老区、苏区福建光泽县,圣农集团经过4年多攻关,培育出国内首个白羽肉鸡优质品种,打破了国外垄断。“一个配套系预计能够生产80万套祖代种鸡,可以满足中国80%的市场需求。”圣农集团有关负责人说。
白羽肉鸡是全球第一大、中国第二大消费肉类,国内年消费量约45亿羽左右,在中西式快餐中充当重要角色。然而,白羽肉鸡育种项目难度大、周期长、风险高,种源被国外垄断,导致我国长期依赖国外引种。类似手机行业的芯片,它控制着中国养鸡行业的命门。圣农又是如何攻关突破的?
事实上,国内县域科技资源比较匮乏、创新力量薄弱,要得到高校院所科研成果和技术的“青睐”并非易事。据福建省科技厅农村科技处负责人介绍,福建创新科特派工作机制,在全国率先改“选派”为“选认”,在做好选认省内科特派的基础上,大力从省内外高校、院所等,吸引一批技术水平高、能解决实际问题的高端创新人才团队到基层一线,壮大农村科技大军。
在科特派制度推动下,2013年以来,中国工程院院士刘秀梵领衔团队与圣农共建院士专家工作站,入驻企业科特派工作站。该团队先后承担了福建省科技重大专项、区域科技重大专项等,研发了肉鸡胚胎内注射免疫等系列新技术,并与郭怀顺、肖凡等专家一起培育了国内首个白羽肉鸡品种,打破了白羽肉鸡种源完全依赖进口的局面。如今,圣农白羽肉鸡年产能达5亿羽左右,行业规模居亚洲第一。
崛起单项冠军,科技小巨人有了智囊团
在新冠肺炎疫情下,位于闽北顺昌的虹润精密仪器公司,近期销量同比增长40%,实现产销两旺、供不应求。“公司拥有强劲的抗风险能力,以中国工程院院士庄松林、上海理工大学教授张学典为首的科特派团队功不可没。”该企业负责人道出其中奥妙。
仪表是机器设备的大脑,高精度的仪表则是高精尖设备里的关键部件。如何让仪表在过程控制中精度、自动化程度更高,正是虹润公司的不懈追求。2013年11月,虹润公司与庄松林团队共建院士专家工作站,引进科技特派员团队入驻。当年,来自庄松林院士团队的技术将仪表精度从千分之五提高到千分之一,这让公司研发人员对此很是敬佩。
多年来,庄松林院士对企业研发方向、产业技术瓶颈进行指导,为虹润深入研发提供了智力支撑,为企业培养高端人才队伍;该团队针对企业多功能彩色无纸记录装置、阀门自动等多个技术难题进行合作攻关,打破了显示控制仪表领域欧美产品的技术和价格垄断,为中国重大装备国产化作出了贡献。
“高端创新资源催动着企业‘裂变’,产品与神舟飞船、核电项目等牵手。”虹润公司相关负责人赵杰说,在短短时间里,双方实现了多个项目合作,所研发产品成功申请专利40余项,推动企业成为福建省科技小巨人领军企业、首批全国知识产权优势企业。
“科技特派员通过发挥纽带作用,找准高校科研机构与企业发展的结合点,整合校企双方优势资源,加速科技成果转化与产业化,不断产出硬核成果。”南平市科技局副局长薛强说。
打造区域品牌,科研接上产业“地气”
作为我国南方沿海名贵海产经济鱼类之一,金鲳鱼和加州鲈等产业面临着生产缓慢、存活率低下、养殖效益不高等痛点。如今,随着漳州市首个院士团队科特派的落地,有望走出这一困境。
“这些难题将成为未来的重点攻关方向。”易敢峰说,刘少军院士团队入驻企业后,将进行鱼类新品种繁育与基因库保护方面的联合攻关,加快推动金鲳鱼、合方鲫等名特优品种产业化示范及推广应用。当前,双方正就良种繁育体系构建、秋冬时期水产营养与疾病预防方案调整等进行深入沟通。
据漳州市科技局局长周俊雄介绍,该局将推动双方构建科技创新研发平台与高端人才培养体系,提升水产行业关键瓶颈技术攻关能力;筹建漳州市海洋产业研究院,推动福建和漳州市水产与海洋科技产业向高水平发展,进一步发挥院士科特派示范引领作用。
在建瓯,针对全市竹材综合利用的问题,蒋剑春院士及科特派团队与福建芝星炭业股份有限公司共建院士工作站,着力在医用活性炭、微波技术再生活性炭等领域开展技术攻关;赵玉芬院士及科特派团队,专注于竹材精炼及副产全价开发利用,攻克了本色竹浆、无甲醛粘胶剂等技术难题,加快了中国笋竹城的建设步伐。
在松溪,该县组建中科院蒋华良院士、国家杰青罗成研究员等研发团队,携同福建农林大学国家甘蔗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科特派团队,与福建民盛健康科技有限公司合作,开展“百年蔗”这一闽北濒危天然资源开展深度开发,加快形成甘蔗种植、文创产品、功能性食品药品研发及康养旅游等产业链条,农民户均有望增收上万元,助力一二三产融合发展、乡村振兴。
在龙岩,厦咸柱院士及科特派团队依托龙岩学院院士工作站,开展福建省珍稀濒危野生动物保护、生猪重要疫病快速检测技术和新型疫苗的研发与应用等研究,其中生猪项目将利用新开发的快速检测技术,加快实现核心种猪场猪瘟的净化目标,利用新型疫苗为高致病性猪蓝耳病及猪流行性腹泻的防控奠定基础。
“面向新时代农村农业发展需求,积极争取省内外大院大所的精兵强将参与。”福建省科技厅厅长陈秋立表示,将以选认院士科特派为突破口,组织院士科特派开展技术合作、学术交流、人才培育等服务工作,强化科技集成创新,增加技术源头供给,形成研究开发、试验示范和成果转化等新型创新机制,加速推动高端人才、技术成果等创新要素向县域流动,为全省乡村振兴和产业发展注入新动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