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0月30日 星期五
党建引领实践 天津韩村书写新版“致富经”
本报记者 陈 曦
王海宝正在用机器打红薯秧 周绍毅摄

    “这段时间很难见到王海宝,他刚进了台加工红薯干的新机器,每天忙着学新技术。他还加入到村里的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队中,为村民传授致富经验,带动大家共同‘奔富’。”被称为天津市武清区白古屯镇韩村“一肩挑”的刘万刚对记者说。

    韩村,后晋天福年间由韩姓成村,距今已有千余年的历史。过去的韩村,党组织引领作用不强,村民收入不高,经济不振,精神不振。党的十九大以来,这一局面彻底改观。2018年村“两委”换届,村庄在党组织的领导下日新月异、焕然一新,村民成为小康路上的奋斗者,同时也是受益人。

    党建赋能,种红薯种出“致富薯”

    42岁的王海宝,是土生土长的韩村人,如今已成为村里数一数二的富起来的“红薯专家”。临近中午吃饭的时候,记者终于见到了风尘仆仆的王海宝。

    说起种红薯,王海宝打开了话匣子。“刚开始,就是觉得红薯能填饱肚子,跟着村里的乡亲一起种。”王海宝回忆说,“但最初那几年,累死累活也落不下钱。种植少了买苗、买肥成本高,种植多了销不完、存不住。”

    “村民富不富,关键看支部;乡村要振兴,产业是基础。要想实现群众持续小康,真正实现兴村经济振兴,关键还在于产业发展上等级、上规模。”刘万刚感慨地说。

    为此镇村党组织和驻村帮扶组把产业扶贫、规模经济和产业结构转型升级作为重点工作来谋划推进。

    “多亏了刘书记和村‘两委’,不仅带着我们去内蒙古、河北学习技术,还请了区里的农技专家帮忙。当年种红薯的那批人,现在也都成了‘土专家’!”说起获得的帮助,王海宝心存感激。为降低红薯种植成本,刘万刚还带着王海宝等人跑遍了镇村周边的企业园区。在一次次的沟通下,最终同某农资企业达成合作,不仅可以低于市场价采购化肥、农药等农资,企业还免费为韩村提供无人机施肥、撒药等现代化服务。

    为了解决红薯贮存问题,2018年韩村“两委”还帮助王海宝建起了全村第一座红薯贮存冷库,打通了产销链上最后一个堵点,实现了由单一生产向规模化、标准化农业的转变。

    如今红薯给王海宝每年带来近30万元的收入,成了真真正正的“致富薯”。

    先富带后富,志愿服务传授“致富秘诀”

    “在镇村党组织和驻村帮扶组的帮助下,村里像王海宝一样的致富能人越来越多。接下来更重要的,就是如何在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实现先富带后富,让村民们都过上小康生活。”刘万刚思索着。

    于是在村“两委”、党员、村民代表带动下,这些富起来的“红薯专家”“香菜大户”“大棚能手”全部加入到了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队中。

    在乡村讲台上,他们传授着“致富秘诀”,讲述着自己勤劳致富的故事,带动大家共同“奔富”。

    村民蔡崇维就是其中的受益者。“原本觉得种红薯不赚钱,2018年听了王海宝种红薯致富的故事后深受启发。”蔡崇维也种起了红薯,并且经常向王海宝等“红薯专家”请教各种红薯知识。2019年红薯就为蔡崇维带来10多万的收入。干劲满满的蔡崇维今年也学着王海宝建起了400平方米的贮存冷库,还为明年自己育种做好了充足准备。

    随着越来越多的村民加入种植,村“两委”提出向规模要效益。引导村民改变原有种植模式,鼓励相邻地块农户集中连片发展设施农业,现已形成近500亩种植规模,计划用三年时间再增加500亩种植面积。村里成立了良发塔、亚星果蔬等6个农业合作社。

    “我们的合作社联合起来买种子、化肥,联合租大型设备播种、收割,做到一条龙服务,不仅让村民省心,而且还能大大地节约成本,增加效益。”刘万刚给记者算了一笔账,以玉米为例,每亩能节约成本150元—200元。

    为了扩大销路,村“两委”和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队还带着大家“玩”起了网络销售,微信群议价、小视频展销。农产品“触电”打开了韩村产业发展新局面,一笔笔网络订单,成了韩村的“奔富保单”。

京ICP备06005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