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处黄河畔陕西省渭南市大荔县安仁镇的小坡村被誉为“中国冬枣第一村”,该村上万亩“小坡”牌冬枣畅销全国,漂洋过海,打入日本、泰国、俄罗斯和捷克等多国市场,年产值过亿元。
柳暗花明冬枣村
秋收时节,科技日报记者来到小坡村,站在该村冬枣观景台上四处眺望,陕西的西岳华山、山西的中条山尽收眼底,黄河滩地里冬枣设施大棚一展天际,走进一座座棚内,枣树郁郁葱葱,枣子枝头满挂。
“渠烂、坡断、路不平,辛苦一年没收成,花钱全靠打短工,村里有地不能种,外出包地去谋生。”这首当地顺口溜道尽了20世纪90年代之前小坡村人的心酸。
当年白给都没人要的盐碱地现在却是金果大棚连成片,由穷得叮当响的“烂杆村”,蜕变为以冬枣为主导产业、远近闻名的“亿元村”。全村现有温室大棚140亩,钢架棉被棚380亩,冷棚10000余亩,年产冬枣1300万公斤,产值1.1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超2万元。
说起村里这些年经历的事,66岁的小坡村支部书记薛安全开出秘方:只换思想不换人;带领群众拔穷根;发展是硬道理,团结才能出效益,科技是第一生产力,致富才是终极目的,发展产业方能富裕农村。
黄河滩变成金果田
薛安全今年66岁,自从1974年当上村民小组组长算起,他一直都是村组干部,历任村主任,村支部书记至今。
老薛自己曾是下坡村“外出包地去谋生”的代表。他腿勤、胆子大,在20世纪90年代通过连年包地种西瓜,自己首先成了致富户。
大荔县不缺水,黄河、渭河与洛河过境而流,但小坡村人缺引水的灌溉渠。老薛决定带领群众种植相对耐旱耐盐碱的枣树。起初带头从3公里外拉水,拉来的水一桶水浇灌一颗苗。经过反复改造和试验,荒滩盐碱地上的枣树成活了。2001年以来,经多方争取小坡村筹集470万元项目资金,实施引洛河水下滩工程,新修800米的引黄斗渠,衬砌渠道17.6公里,架设了10公里高低压线路,增设了4台变压器,彻底打破了缺灌溉渠的瓶颈。在黄洛水的冲洗和浇灌下,小坡村大片荒滩盐碱地改造成能种植雪枣、梨枣等的庄稼田。
“一亩10元钱也没人包,村民更愿意花300元去外村包好地。”老薛说他当时真的很头疼。在没有办法的情况下,他与村干部商量,27名村干部每人承包10亩地,剩下的560亩地全由他来承包。获知市场上冬枣价格高,薛安全又自掏腰包,购买了冬枣苗,免费发给全村种植户。在北京林科院和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专家的指导下,进行土壤分析和可行性研究后,通过高接换头技术,将成活的枣树全部换成了冬枣品种,下定决心在黄河滩发展枣产业。
为了防止收枣季节最致命的阴雨影响,村干部们把种植蔬菜的大棚移植到冬枣种植上,自己摸索出了大棚防雨保温冬枣种植技术。几年之后,曾经的荒滩盐碱地真的成了瓜果田,先冒风险的村干部全都成了受益者。
发枣财就能早发财
“嘎嘣脆,甜如蜜”,大荔冬枣在市场上广受追捧。但每年成熟季节,当地都会出现“秋淋”天气,皮薄、糖度高的冬枣一旦遇到雨水,就会出现大面积裂果。2007年冬天,薛安全又带着村干部,拿着电钻下了地,钻开地面的冻土,打出窝子,准备给小坡冬枣穿上“雨衣”。第二年秋天,由于搭上了遮雨棚,村干部李建华的10亩大棚冬枣卖了23.8万元。
把枣树请进大棚,不仅解决了裂果难题,又提前了上市时间,提升了果品品质,小坡村党支部号召全村党员干部带头上钢架棚,树样板,推动冬枣产业上档升级。尝到甜头的小坡村群众主动尝试双膜温棚、钢架棉被棚、温室大棚栽培,设施技术的大规模应用,让小坡冬枣每年5月初就能在全国率先上市。直到国庆、中秋节前,连续5个月,市场上都能见到优质大荔冬枣。货架期延长也避免了集中上市,让枣农始终能卖到好价钱。小冬枣逐步变成了小坡群众的致富果。
“我们村张夏存靠冬枣供养了2个大学生;齐钢锋靠冬枣供养了2个大学生;付兴章靠冬枣供养了3个大学生。”每谈冬枣,薛安全信心满满,将改进冬枣树的灌溉技术,通过引进滴灌系统和智能大棚管理系统,实现精细化管理,持续打造有机果品生产体系,不断提高水果的附加值,做大做强“小坡”牌冬枣,精细化策略营销,让其全面走向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