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09月11日 星期五
为脱贫攻坚而生,为县域发展而动
一个西部贫困县的电商“生意经”
本报记者 张景阳

    9月6日,科技日报记者来到甘肃省陇南市西和县电商产业园,一组组动态数据显示着当地农副特色产品正在源源不断销往全国各地。产品展销、直播带货、供需对接,电商平台上的各项工作进行得有条不紊。

    西和县是甘肃省未脱贫摘帽的8个县之一,但也是全省的电商产业示范县,脱贫攻坚胜利在望。“多年来,陇南市的电商平台发展一直颇具优势,因此电商也一样成为了西和县的主要产业之一,我们一手抓电商扶贫,一手抓企业助销扶贫,本土农产品销售额达到2.46亿元。”西和县委书记曹勇告诉记者。

    一个贫困县,如何做到在电商产业发展方面成为全省的示范县,还要依靠电商产业脱贫致富?西和县电商产业园能够给出答案。

    从无到有,先要强基础

    园区副主任郭许回忆,几年前园区刚刚成立的时候,除了政府的资金支持和项目引导外,可谓“一无所有”,对接平台,选定项目,引进人才,吸纳孵化企业入园,一切都要从零开始。

    没有梧桐树,引不来金凤凰。为了打造电商产业发展的基础,园区坚持项目带动,加快了农村宽带网络覆盖步伐,积极协调电信、移动、联通等通讯企业,短短几年,全县384个行政村全部实现了宽带接入,宽带网络覆盖率达到了100%。

    “有了这个基础,我们就可以建立较为完善的电商扶贫三级服务体系,所以我们紧接着建成了1个县级公共服务中心,19个乡镇级电商服务站和194个村级服务点,其中贫困村建点172个,占到贫困村总数的77.13%,实现了‘工业品下乡’和‘农产品进城’的双向流通。”郭许说。

    同时,园区积极推进物流服务配套,建成1个县级物流快递孵化中心,8个乡镇级物流快递中转站和142个村级物流快递配送服务点,整合韵达快递、钧达快运、申通快递、卡行天下4家社会物流快递企业入园孵化运营,实现了乡镇和中心村快递服务网点全覆盖,全县快递业务覆盖率达90%以上。

    在加强孵化功能方面,园区在内部投建县电子商务双创园,为电商创业人员提供“三免一补”优惠政策扶持和“一站式”行政服务,目前孵化电商双创园入驻企业31家,带动创就业300余人,一举成为省级创业就业孵化示范基地。

    步入正轨,重在打品牌

    鲁马成是西和县一家农业合作社的负责人,他告诉记者,自己农副产品的线上销售之路,也并非一帆风顺:“最开始在淘宝店卖的都是自产自销的三无产品,后来平台监管越来越严,自己的产品也不规范,不再适合长期快速标准化发展,曾经一度中断销售。我们与园区都进行了反思,得出的结论是,干劲是有,但是要更正规化,成为‘正规军’。”

    为了紧跟电商产业发展正规化、标准化、科学化的步伐,园区以“电子商务集聚发展”为目标,依托苹果产业,打造长道镇龙八电商村,发展出平台网店70个、电商应用企业10家,活跃网店数量达到当地家庭户数10%左右;制定“西和县区域公共品牌管理规章制度”“品牌建设运营方案”“品牌产品产地准出管理制度”等相关制度,创建了5处网货标准化生产供应加工基地。

    “我们还研发溯源系统,筛选了4家扶贫合作社,安装了溯源摄像头和气象监测设备,配备溯源查询一体机一台,扶贫产品在线扫码查询,印发了20万枚溯源标签和20万枚消费扶贫标签。”郭许强调说。

    企业从“散兵游勇”变成了“正规军”之后,园区为西和县交上了一份优质答卷:截至今年9月3日,全县电商销售额累计达19167万元,西和消费扶贫商城对接商家182家,上架产品340款,累计销售16751单112.3万元,陇南电商西和端口累计上架产品132款,实际达成交易订单1352单,交易额13.7万元。

    壮大力量,升级促发展

    2015年从北京返乡到园区创业的崔东辉告诉记者:“来到电商产业园创业之后我最大的感受就是,面对时下自媒体快速发展的现状,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也可以把握自媒体发展带来的机会,而且更应该把握。西和电商产业园就为大家创造了这样一个机会。”

    园内的创业者有这样的想法和决心,提振了园区发展的信心,也给了园区更多的启示。郭许表示:“园区旨在扶贫和发展产业,那么就应该是政府搭台,农民和创业者们唱戏。所以,台子搭得好不好,能不能与时俱进,这是一个至关重要的问题。”

    “接下来我们要打造既能吸引群众广泛参与,又有龙头企业引领带动的骨干力量。比如,打造一批网红书记,充分利用帮扶工作队学历高、人脉广的优势,结合陇南市即将开展的驻村第一书记及帮扶队员利用快手短视频助推脱贫攻坚活动,每乡镇至少发展2名第一书记或帮扶工作队员,通过举办短视频、直播大赛,发现和培育一批网红书记、网红队员和网红爆款产品;再如培育新媒体营销人才,组建或引进一家专业传媒公司,通过编排设计、导演拍摄打造一批本土网红,以合作社自主招人,到专业公司跟班培训的方式,为合作社培育10人以上的微媒体销售人才。”说起下一步发展,郭许信心满满。

京ICP备06005116